福祸相依。
作者是台湾蔡璧名老师,她闯过了妇科癌症三期,重新回到了健康的路上,她的体悟和方法,值得我们健康的人学习和思考。
现实世界中的挫折,病痛,困难,人到中年,逃无所逃,都需要直面。
生场大病,有些人冲过去了,有些人没有冲过去。
或许有天数,但有时候,人要相信,我命在我不在天,不轻言放弃。
我命在我,核心是要有信仰,你信什么?
疾病原来只是投射,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提醒,你相信吗?安然面对生命中每个时刻的来临,顺应每个处境,这样一来就会有过度的悲伤或狂喜,扰乱你的内心。
大难当前,庄子说,可以不死。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庄子·逍遥游》)
这是庄子笔下的神人。
外物伤害不了他,漫天洪水也淹不死他,即使旱灾严重到让金属、石头都熔化,焦灼了土地和丘陵,他也不觉烦热。
他是怎么做到的?
1,
其神凝。
注意力集中在心窝、在眉心、在丹田,专一凝注。
专注里只剩下平静的心情与呼吸。情绪不再起伏,念头不再扰动。
庄子将感官的注意力向内观照自身、精神凝聚于内、不放任情绪搅扰的这些方法,可以让身体从混乱的伤痛中平复,可以如是安静、舒适。
2,
自我的溶解。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庄子·人间世》)
庄子身处的战国时代,人能拥有的福分比羽毛还轻薄,飘忽不定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去承接、拥有;而灾难祸患却正如当代的雾霾、辐射般,比山河大地还要沉重,想要闪避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全身而退。
改变过去看待是非对错、美丑好坏等既有的成见,就像平心看待日有昼夜、年有四季一样,学习体谅、接受世上所有的不同;
能够跳脱所有事情都得顺随我意的框架,像接受命定里人人迥异的形貌、处处不同的风景般,体谅、包容任何的立场,安然地接受无法操之在己的人、事、物。
深情而不滞于情。
3,
向内求。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庄子《齐物论》)
描绘人人皆可达到的身心境界——
身体可以如不夹湿带水、全然干透的枯树一样,无比轻灵;
心灵可以如冷却的灰烬,时时刻刻维持在不会起火、不生负面情绪的状态。
这样的境界要怎么达到?
庄子点出世俗之人无法成就如此境界的关键,在于总让自己的想望、欲求都朝向外面的世界,纵容自己的身心执迷、搅扰于外在世界的得失成败、是非毁誉、美丑优劣、贵贱贫富、聚散离合、生老病死等,无法尽如人意的动荡不安之中。
身体因此坐立难安、心神于是烦扰纠结,生命就这样逐渐减损衰败。
人生目标的设定,与生命中的逍遥、快乐密切相关。选择当一只不断外逐的飞鸟;还是选择作一棵扎根能够渐深的大树?
4,
轻灵放松。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开头就明言身体的操作原则,只要做到随时保持以脊椎垂直地面,就够了。一旦我们能够时刻保持中正脊椎,并注意站立行走时重心尽量只放在一只脚,就能让需倚赖脊椎之力撑起的全身肌肉得以维持在毫不紧张、无需施力的最放松状态。
放松,如打开身体的结,于是告别气血不通所致的酸痛;放松,自然远离僵硬。
重点回顾,
重点一,是“其神凝”。
每天给自己关机的时间。
注意力集中,先在眉心,放松,再在心窝放松,最后在丹田,放松,专一凝住专注力,只剩下平静的呼吸,情绪不再起伏,念头不再扰动,身未睡,心先睡。
重点二是,“缘督以为经”。
强调身体中心线的比值,将轴心维持在正中的稳定状态,身体平衡。平时走路时重心放在一只脚上,核心位于正中的位置就很轻柔很缓的走,一开始有些地方身体是紧的,没有被解开,慢慢的转身,身体是松的,就如同庄子中所说形如搞木,不谋而合。
当重心保持下沉,身体的根基能扎稳时,上半身就像树枝一样很轻松的随风飘舞,身体就越能松开越舒服,但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
重点三是,形如枯木,心如死灰。
身体可以如不夹泥带水,干燥的枯树叶一样,无比轻盈。心里也可以如冷却的灰烬,时时刻刻不会起火,不为负面情绪所打扰的状态。
身体的变化,也会让情感信念产生变化,当你有美好舒服的身体,那作为周围的一切那么也就打开了。
4,向内求
命在我的部分是“安其性命之情。”多读“庖丁解牛”,牛身上的筋骨盘结,就像人世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避免心灵与外物的碰撞,游刃有余,而且不受损伤,那顺着人际关系的脉络去梳理,刀便不易折断,而庖丁解牛运神时,交融契合,算是艺术创作的境界,将人与人,人与物分离开来,在现实生活点化成艺术人生。
一阵风,是寒风袭人,还是凉风顺爽?
一句话,是毒药,还是磨刀石?
不是被风决定,不是被话语决定,而是由你决定。读庄子之前,心随境转,你在波浪之间。读庄子之后,镜随心转,风浪在你脚下,所有乘驭之道,开卷有益。
生活多美好啊,如何可以不死?
这也是为什么要读庄子?
为什么现在要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