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家校共育对生命最好的成全

一、家校是关系最为紧密的生命共同体

1.家校紧密合作是孩子成长的福音。

2.家庭冷漠、对立是孩子成长的灾难。

3.彼此鼓舞,彼此支持,必有美好回报。

二、理解教育,理解人性,学校也是会犯错的地方

1.教育工作比你所想象的都要复杂与艰难。

2与其指责学校,不如帮助学校。

3.努力以建设者的心态与教师合作

三、经常思考能为学校分担什么

1.很多学生父母有很多方面的教育优势,协助学校就是促进自己的孩子。

2.以志愿者的姿态参与学校的事务,同样能获得幸福美好的体验。

3.家长改变会促进教师的改变。

感想:家校及时沟通,架好成功桥梁

张文质老师说道,“小学老师最大的困难不是知识的教授,而是面对学生每天的不同。”

作为一线小学教师,这句话我太赞同了!一个班级通常都有三、四十人,每个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也许是好动的,也许是敏感的,也许是暴躁的……当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注意力便会从个体注意被转移到群体注意,要顾及到每个孩子在学校里的全部情况其实是很难的。在这之中,难免会有处理不及时,或是不到位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有效的沟通。

之前任教班级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两个孩子在课间上厕所时起了争执,其中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推倒了。然而他俩回教室谁都没跟老师说起这件事,因为当时卫生间也没其他孩子,所以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他俩知。没想到摔倒的孩子回去与家长谎称自己是无缘无故被推倒的。家长一听火气上来,直接在班级群里质问老师,说这是“校园欺凌”,还相继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话。最后调查结果是摔倒的孩子先动口骂人后打算再动手推人,结果一不小心自个儿摔倒了。

无独有偶,我儿子今年读大班,他们班前些日子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在家长群里说道,“各位家长请把自己家小朋友的指甲剪短一点,不知哪个孩子把我家孩子脸抓出了一道痕,你们看了不心疼吗!”(并附照片)幼儿园老师及时介入,私下联系家长,了解情况,结果原来是闹了个乌龙。原来这个孩子是在放学后与邻居家小孩一起玩被他抓伤的,家长下班后看到就心疼的以为是在幼儿园里面受伤,因此才有刚才家长群里的一幕。

这说明什么?我们家长要信任、理解学校以及老师的工作,如果有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当众质问只会寒了老师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家校共育对生命最好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