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变主义”转写“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个话题纯属临时决定,近日针对“接连”发生的残暴的学生杀害老师事件,我更多的是思考“孩子为何这般心狠”、“心狠孩子背后隐藏着什么”等问题。
然而,拜读了近期众多关于杀害老师事件背后的“评论”后,我赞同了各界网络、媒体的“斥责”。纵观不断的“同仁泄愤”,我心里平静了许多。作为一名教育事业的局中人,索性我就改变近日的思索朝向,不谈“孩子为何这般心狠”,也不论“心狠孩子背后隐藏着什么”,就站在教师的角度说一说:“做有温度的教育”。
正如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其卓著《爱心与教育》中所言: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我在此引用这句话来佐证“做有温度的教育”的论断,一不是质疑由于教师缺失爱心而引发杀害老师事件,二不是“灌输”这一众所周知的理论,旨在反思教师做有温度教育的“行”与“措”。
或许我会在这篇文章里毫不留情地指责部分教师做教育没有“温度”;或许我所指责的现象不足为代表性,但我相信我所说的现象是真实存在。教师自我值得反思、检视,管理领导也值得思考、引导。从而促使教师们由做有温度教育的“理论家”改变为做有温度教育的“行动家”,并具有自我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去绽放“教育温度”。
我们教师也有自己的学生年代,闭眼重回当年,寻找我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又讨厌什么样的老师?
无疑不会忘记曾经给你关爱、那怕一点点关爱的恩师。
曾经在你无助的时候,他搀扶了;曾经在你失落的时候,他安慰了你;曾经在你犯错的时候,他感化了你……为此,你没齿难忘!
我们也曾讨厌当年不听是非的他,我们也曾拒绝当年一概而论而论的他,我们也曾对抗当年热潮冷讽的他……为此,你也没齿难忘!
换个位置,换种思路,我们不妨想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良言指引,遇到“难教”的孩子,我们就会多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关爱,于是也就多了一些教育温度。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为了“批驳”部分教师的教育态度,不少文章和领导常常引用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的引用是有问题的,误解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初衷,经李镇西老师查找苏霍姆林斯基相关书籍证实了这一不良说法。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他写道:“直到不久前,这种说法还是相当流行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既然如此,那就应当没有难教的学生了。而所谓难教的学生,是无能的教师臆想出来的而为自己的教育无能找借口。”紧接着,苏霍姆林斯基便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证:“难教的儿童总会是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他们。”苏霍姆林斯基严肃而详尽地分析了这样的儿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积极面对这些孩子的建议。
我在这里引用李镇西老师证实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就是要重温一个理念:难教儿童总会是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他们,要积极面对这些孩子。但是,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现在一些领导——甚至一些教师出身的教育行政领导,恰恰以此作为“评价标准”,或者把这句话当成训斥老师的“绝对真理”,于是,这句话便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感,进而引起了争论。索性老师们也就寻找着种种借口,抛弃了难教的孩子,并用消极的态度面对这些孩子,长久以来“教育的温度”就缺失了,甚至还把责任推给了他人!
有时我想: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或许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清楚,道德素养那么低。我们作为教育学生的执行者,还要把这样的责任推给谁呢?“反思自己,检视自己,努力前行,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人”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真谛。
上述领导的“不良评价标准”,加之教师的“推责观念”,使得温度教育理念便与温度教育现实有了“隔膜”,被断裂开来。目前我们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为教育的局中人,在种种繁重的工作中,面对种种奇葩的家长和学生,客观也好,主观也罢,努力地寻找着种种自以为是的借口,把对教育热与爱抛洒到云霄,并以教育之外“第三方”的身份进行着种种指责与埋怨。导致理念与现实出现了重重障碍。
我国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慢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微革命”》一书中提出一个很实际的说法:不要说应试教育到要等多久,我们才能变革它,我们不要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孩子一代,甚至孙子这一代,教育的某种困境还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思考的是,能不能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做起。
是啊,我们哪怕面对的是应试教育,但也可以使它更人性化,成为有温度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冰冷的应试教育,是更尊重人的应试教育,是在人困难的时候,能予以援手的应试教育。
教育的爱不再是一种心态,而是一种能力。中国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老师从自己做起,与其说学生厌学,不如反思学生厌教;与其说客观不足,不如反思主观不力。因为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改变自己,因为我们能实现的只有用爱感化。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为己之学,把一个民族民族的目光、社会的责任,从关注他者、上位者转变到每个个体自己身上;我们要学习孔子的仁学,把个人的目光,从关注世界,转变到关注自己的内心。由内而外,从改变自身开始,来改变教育。
我们既要有个体的当担精神,也要有集体的智慧精神。让我们携起手以当局者的身份,从自我检视开始,克服重重困难,拾回对教育的那份热、那份爱,切实践行有温度的教育。化冰为水,化水为汽,化邪恶为善良,最终优化我们的育人环境,让我们安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