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朋友圈时,我在看些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起初,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开启,就像当年的qq空间一样。大家分享着自己的生活,转发一些好看的文章,然后收获一些评论和点赞。

早饭吃了什么,要发一条;手指被割破了,再发一条;深夜突发感慨,又发一条。开始可能还会收获评论,后来就是零星的几个点赞,表示已阅。

然后,朋友圈多了各种自拍,五花八门的鸡汤,还有占据你家“版面”频繁刷屏的微商广告。

朋友圈里大概有这样几类人。一种是频繁发圈的,一天N条,自拍占大头;一种是隔三差五发个状态,偶尔给评论或点赞;还有一种是默默潜水,自己不发圈,偶尔在别人的评论栏里诈个尸;当然也有不发也不看的。

发朋友圈也是一个找存在感的好方法。只要没有被对方屏蔽,当他翻出朋友圈时,就会看到你的状态。

我更喜欢看朋友们发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温暖的、活泼的,即便是发一些看起来很丧的信息,最后也能带着一丝自嘲的口吻。类似于,就算生活一团糟,我也能把他干翻这样子。就是你的生活态度能让我看到是积极向上的。可能有人就要说了,做你的朋友可真难,你管我发什么,你爱看不看,不喜欢你就别看呗。是啊,所以我直接关闭了朋友圈入口,想看谁的我就直接从他的个人相册进去,我只接收自己喜欢的那部分信息。

其他的我可以选择不看,也不去做评论。好比有的人整天发一些负面信息,或者转发一些营养过剩的鸡汤,并附加自己的一连串感慨。我比较反感一类标题,类似于“你必须干什么干什么”,还有“25岁以前,你必须明白的XX件事情”;“你没有怎样,是因为XXX”等等诸如此类。这样人称开头的文章刚开始会吸引人,到后面却让人有些不快,给人感觉戾气很重。说教式的讲述方式,像是被人指着鼻子教训一样,而我们还屁颠屁颠地点进去接受教育。这不是有毛病吗?

当然,这样的文章未尝没有可取之处,或许有的人需要这样的“当头棒喝”,但是这样的文章看多了,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如同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样,越让我做什么,我越不想去做,就想反着来,就不听。发这样的文章在朋友圈的人大多还会加个评论,就好比文章里面把你教训一顿,他还在旁边呐喊助威,但他们基本上也是发完就忘。换个角度想,也有可能是他自己在受教育,完事了写个小小的检讨。有了这样的心态,我有时候就看个热闹,顺手已阅。若真有可取之处,默默吸取我需要的那部分,对比自省。

也有微商一天到晚坚持不懈刷屏的。这种情况最简单,直接不看就好。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再点进去瞅瞅,询问一下。这就好比逛街一样,商店一直在那里开着,想买东西的时候,自己进去看就好了。

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选择公开或者不公开自己的生活。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样子。同样,我们也有选择看或者不看的权利,看不惯的手动屏蔽,喜欢的可以经常关注,这样也会轻松好多。

当然,我也只是在谈论我的一些看法,并没有强加之意,我明白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不是被教应该怎么去做,而是能在各种信息环绕之下,做出甄别,吸取对我们有益的观点,关注我们喜欢的生活态度。相互理解,互通有无。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看朋友圈时,我在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