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理性的人——读《思考,快与慢》

做一个理性的人——读《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一本书,这本书将解释我们人类非理性的原因。

人性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趋懒避劳,大脑也是如此,能不运动就不运动,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容易被人骗,容易被人洗脑。

丹尼尔·卡尼曼是认为我们的大脑当中有两套思维的系统,他分别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什么叫系统1?比如如果问你3加8等于几?你不用思考就会很容易答出来11,这是系统1在工作。但是若问你28乘以13等于多少?你的系统1是没法儿解决这个问题的,需要通过系统2的运算来解决问题。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的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向系统2求助。而当系统2一旦专注地开始工作,就会屏蔽掉别的信息,这时就叫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时候学习知识会事半功倍。教师教学时,最好能让学生启动系统二。但启动系统二会很消耗能量,所以动脑也要做到劳逸结合。

由于系统1和系统2的这种运作模式,导致我们常跟着直觉走而不自知,心理学家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他们发现了诸多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有趣现象:

1. 曝光效应

当某个人、某句话、某样事物频繁出现,反复在我们面前曝光自己,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而更容易被判定为可信的。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就被叫做曝光效应,或者纯粹接触效应。

2. 启动效应

比如当你用嘴咬着一支铅笔,你并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状,但这种微笑的状态,就会启动你“高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笑了所以才开心。这种对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

3. 常态理论

常态理论指的就是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抢劫毫发无损,就会在下一次看到抢劫犯时降低防备认为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

4. 因果关系错觉

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再比如考试前你在课桌里发现了一只蝴蝶,然后那次考试你分数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觉得是因为蝴蝶的出现导致自己超常发挥。

5. 确认偏误

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

这种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现象就是确认偏误。

6.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会觉得Ta什么都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对Ta的判断的,则会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则很大程度上其负面意义会被消解掉,这就是光环效应。

7. 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B.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

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

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

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完全避免直觉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每时每刻都必须小心翼翼,那么这样的日子也很容易让我们疲倦。

所以,我们划归一定范围的琐事,交给系统1去打理,哪怕出错也没关系,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多加小心,尽可能减少“本可以避免”的谬误。

为此,作者从书中总结了一套通用的决策检核清单:

① 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的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调动系统2去分析、辨别,得出真正合适的数字。

② 有意识地排除无效信息(干扰性暗示信息),采用回归均值的眼光进行预测,以防止盲目冒险。

③ 善用框架效应,营造更容易获得肯定的情境。

④ 努力养成参考、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内部意见。

⑤ 事前验尸:预先设想惨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来部分抑制乐观偏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理性的人——读《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