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老师谈如何让孩子在“年味”中学习传统文化

春节将近,浓郁的新年气息扑面而来。春节是最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如何让孩子在“年味”中轻松愉悦地学习传统文化,家长朋友想必都非常关心这个话题。我们为此请到了北京道之品国学文化中心理事赵美老师,请她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赵美老师谈如何让孩子在“年味”中学习传统文化_第1张图片

“现在学校里都大力提倡要让孩子从小学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让孩子开开心心、痛痛快快地过节,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的过程。”赵美老师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就重了,餐桌上也多了腊肉的身影。“腊者,祭也。古文里的‘腊’字有用肉类祭祖礼神的意思。在古时,新鲜的肉类制作成利于保存的腊味,首先就是用来祭祀的。”赵美老师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中国人道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餐桌上,不妨让孩子们了解一下腊肉的来历,以及祭祀先祖的重要性。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也就是小年,我们称为送神日。其实,在民间,在老百姓的家里,也有送神的民俗活动,叫‘辞灶’,也叫‘祭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小年这一天,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平日里的善恶疾苦, 请示赏罚。所以, “辞灶”要供“灶糖”,请灶王爷吃了糖后,可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孩子喜滋滋地吃着糖,听着故事,就明白了“小年”的意义。

过春节时,中国人都会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旧符”说的就是春联,春联是从桃符演变过来的。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在纸上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避祸,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孩子在参与贴春联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面对大门,右手边为上联,左手边是下联,贴春联的规矩要一并告诉孩子。

这两年有些大城市听不到鞭炮声了。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还能听到鞭炮声,也可以让孩子去尽情参与一下,感受一下,毕竟热热闹闹的鞭炮声才是“除夕”传说最好的“背景音乐”。

当然,到了元宵节还可以自己动手包汤圆、做兔子灯。南北朝时期,在现位于江西省的宁都县,人们将彩纸扎成母子兔的形状,在村庄、祠堂、各家各户巡游,兔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亦是吉祥所到之处。经过几百年来的流传,兔子灯成为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做兔子灯是我们小时候过年的保留节目。拉完兔子灯,年就算过完了。我至今记得自己亲手做兔子灯的情景,用白纸剪出细细的兔毛,通透的兔身透着忽明忽暗的烛光。这种记忆会成为成长的一部分。”

赵美老师表示,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愉悦地享受“年味”,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浸润式学习,也是最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教育。(临川)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