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成名作透视法式浪漫后街,诉说现代爱情伤痕

埃里克·侯麦,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他的主要电影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箴言”系列和“四季故事”系列,受到广大影迷的喜爱。比起导演的身份,更早成名的是作为小说家和批评家的侯麦。

《六个道德故事》是侯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


侯麦的文学与电影:互相遥望又彼此纠缠

埃里克·侯麦,享誉世界的著名法国导演、编剧、小说家,电影作品充满法式浪漫,场景简约优雅,人物对白则有着强烈的文学色彩。

虽然作为导演的侯麦更为人所知,但他在电影界的出道并不顺利。侯麦第一次拍摄的长片作品以失败收尾,打击沉重,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再敢找他拍电影。拯救他的就是《六个道德故事》。侯麦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陆续将他自己写的这六部小说都搬上了银幕,最终作品以其微妙的叙事风格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大获肯定,侯麦也因此逐渐跻身世界一流电影导演的行列。

埃里克·侯麦(图片来自The Imaginative Conservative)

侯麦的电影创作体现了强烈的“作者电影”精神,这与他长期进行文学写作的经验不可分割。诚如作者在书中的发问:“一个故事,如果能写出来,为什么还要拍成电影?如果要拍成电影,为什么又要去写它?”

侯麦在写下这些故事之后选择用电影的形式诉诸于影像,是希望借助文学和电影的互补性将故事以尽可能完美的立体结构塑造出来,想要完整理解侯麦的思想就必须厘清两者的关系。

侯麦《女友的男友》电影截图

文学和电影对于侯麦而言,就像是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如果把处在量子纠缠的两颗粒子分开,再让它们远离彼此,即使它们处在宇宙尽头的两端,只要你改变或影响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就会出现相同的改变或影响。在侯麦的创作世界中,文学和电影就像是这样两个互相遥望又彼此纠缠的粒子。

侯麦《春天的故事》电影剧照

六个无关“道德”的故事,在爱与孤独中克制地拉扯

《六个道德故事》讲述了六个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在侯麦的笔下,人物总是在偶然的相遇中随时坠入爱河,叙事者虽然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但依然会游移在几位女人当中,以此追寻不同的情感体验。

侯麦试图通过对这种人际关系中不停游离转向的注意力的探讨,思考我们是如何在看似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做出选择的、选择是否是具有必要性、以及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放弃了些什么。

新版《六个道德故事》

生活就是一连串偶然之物的组合,侯麦让他的角色们在与偶然相遇时选择了随时占有,随时放弃,随时变得一无所有的人生姿态,并将这一主题通过不断的变形和反转,呈现在六个故事当中,用或消隐或重现的动机相互组合,解开了我们对爱毫无把握的谜底。

侯麦故事中所凝聚而成的叙事冲动,让其中的角色都像是只顾飞行的鸟禽,不知疲倦地寻觅着爱的落脚之处,以至于飞行本身的回环轨迹就已谱成一支变奏曲。书中主人公们身上的迷失味道恰好印证了生活本身就是由微不足道的寻觅构成的这一真相,但侯麦笔下的迷失感并不代表道德层面的是非正误,而更倾向于一种以自问自答形式渐次展开的心理思考。

侯麦笔下的角色在爱与孤独中克制地拉扯着,就像人在定居和流浪之间的拉锯,最终生而为人的孤独本质燃烧在对爱的渴望里,而藏于渴望背后爱的火焰也因冒险而愈发迷人。正是因为作者的故事中保持张力的始终是张力本身,所以形象才能在文字的裂缝中破土而出。

新版《六个道德故事》的封面插画设计灵感源自侯麦作品《克莱尔的膝盖》的电影海报,配色完美还原侯麦风格。

护封用纸采用富士樱花,纸张细腻平滑,色彩还原度高,局部采用UV工艺,精致大方。

内封采用柔美上质,光滑有韧劲,素朴庄重。

内文选用80g书纸,散发典雅气质。32开平装小开本,便于携带翻阅。

侯麦是目前最好的法国导演。相比我们之中的其他人,他成名很晚,但其实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站在我们的背后。很久以来,他一直默默地影响着我们。

——弗朗索瓦·特吕弗

你可能感兴趣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成名作透视法式浪漫后街,诉说现代爱情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