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

经常有一些听闻了一些佛理的人好宣谈空理并自以为了悟了至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酒桌上,大谈佛理,甚至拿他所理解的佛理去指斥修行人。看到有人坚持吃素,他就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何必那么执着呢?”看到有人拜佛就说“佛在心中,何须去拜?”看到有人在议论修证就说“不修就是修,不证就是证。何必去分别呢?”

这些话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貌似大契禅机,实则离佛十万八千里。貌似了悟豁达,实则贡高我慢。不要说有的话似是而非,即使是符合教理也不是随便说的,要分对象、分语境、看表里。如果是和同修交流倒也未尝不可,但若是自以为已达化境,拿这套理论来指斥修行人,那就害人害己了。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相传明朝末年,张献忠作乱,攻打渝城重庆,驻扎在城外的一个寺院里,张献忠打算拿僧人开玩笑,就强迫里面的僧人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就说,吃肉可以,但我有个条件:你攻破渝城后,要保证不屠杀老百姓。张献忠答应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流着泪一边拿起了酒杯,说了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是为了满城的百姓才破的戒。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救下了满城的百姓,多大的功德。有这么大的功德迫于形势才敢说这句话,你没有那么大的功德怎么能轻易说出这样的话呢?济公和尚也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他还有后面一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为什么拜佛?那是因为我们要降服我们这颗傲慢的心。现代人节奏快,竞争激烈,五蕴炽热,不但我执坚固而且我慢严重,所以需要通过一种仪式来化解自己的我慢之心。这是一种心灵的锻炼。

如果说“不修就是修,不证就是证。”那么,反问一句是不是吃饭就是不吃饭,不吃饭就是吃饭?那你让他不吃饭试试。

还有的人酒桌上大谈玄妙的空论,其实,他所理解的“空”只是为了抵抗“有”而建立的“空”,是有的对立面,而不是真正的空性。仍然是对待法,是虚妄分别,仍然是妄念啊!貌似了空,实则离空境十万八千里啊!

从前,俱胝禅师做主持的时候,但有人到寺院问法,俱胝禅师就竖起一个食指,众人或有顿悟者。寺院里的小沙弥,见此情景,认为这倒好学,就有样学样,有客问法,但竖一个食指。俱胝禅师知道后,挥刀切掉了小和尚的食指。

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里所说: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青松悟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