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过度保护

01

《爸妈学前班》第四期中,演员陈龙的妻子章龄之,在节目中问了教育专家一个关于过度保护的问题。专家说:我们会激发自己的所有天性来保证孩子的安全,但孩子总要走出外面的世界,如果我们一直指导他们,是会对他们造成影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和建议,给予他们鼓励,但我们也应该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成长为独立的人。


图片发自App

02

《包宝宝》是《超人总动员2》开场的8分钟动画片,讲的就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之间的故事:一位母亲制作的一只包子复活了,成了一个包宝宝,她对包宝宝宠爱有加,怕被狗给叼走了,怕他磕着碰着,怕被马路上的车给碾压,直到有一天,包宝宝要和女友离开家门,母亲舍不得包宝宝离她而去,在短片的后半段,母亲为了留住小包子,把他吃进了肚子里,然后跪地嚎啕大哭。这个特别设计的情节是为了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达到极致的时候,为了把他留在身边,甚至会做出毁掉孩子的行为。该片导演石之予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导演。这部短片的故事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她觉得自己的母亲从小就很呵护她,仿佛就好像是对待一个珍贵的小包子一样。石之予回忆道“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总是把我看作手心里的小包子,不允许我乱跑,也不允许我离开他们的视线。”中国式父母总习惯身先士卒,企图帮孩子荡平所有荆棘,趟平所有沟壑。过度的“护犊情深”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信任,父母也在增强自己的掌控感。


图片发自App

03

《黑镜》第四季的《方舟天使》,对于单身母亲而言,女儿萨拉是她唯一的希望,母亲为了保护萨拉,向她大脑里植入了一种名叫方舟天使的程序,这个程序有四种功能:第一种是“定位功能”,无论孩子在哪里,父母都可以在一块平板上对孩子进行定位,轻松找到孩子;第二种是“生命体征”,可以对健康情况进行监测,给于合适的膳食、补充建议等;第三种是“视界转播”,就是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看到孩子所看到的画面;第四种是“限制接触”,如果孩子看到什么东西产生不安,家长可以设定自动“打码”。因此萨拉的世界里便经常有马赛克。比如路边的狗吠,或是外公的发病倒地,乃至母亲脸上的眼泪,她到看不到,也无法共情。正是这种过度的隐藏、遮蔽,就像楚门的世界,萨拉向往着真实世界的样子。有一次萨拉为了看清血的样子而不惜刺破自己的手指,但是流出的血马上变成了马赛克,莎拉开始自残,并产生攻击母亲行为。影片最后莎拉爆发了,挥舞带有监视器的平板狠狠砸向她母亲。可笑的是,她看不到那是她母亲,因为系统将流血画面打码。这样的过度保护,母亲差点被女儿打死,女儿离家出走,从此一去不回。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东西,常常导致伤害,并且,越爱越容易导致伤害。就如这种令人窒息的过度保护,最后使母女关系破裂,两败俱伤。


图片发自App

04

前几天看了个视频,关于11年后再谈刘德华,杨丽娟近况的采访。当年疯狂的追星女孩杨丽娟,事隔11年后仍想再见偶像一面,令人唏嘘不已。而杨父对于女儿有求必应,呵护备至。杨丽娟二十多岁了,还都是爸爸给她洗澡擦身的。作为一个老师,杨父纵容自己的女儿辍学在家,后来,为了照顾女儿,杨父甚至提前退休。对于女儿的痴狂,杨丽娟的父亲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女儿见刘德华一面的心愿,他不惜买房、卖肾,甚至跳海自杀。杨父中年得女,极其宠爱,有一次,杨丽娟想喝饮料,杨父没钱,便去商场偷,最后被人抓住教训了一番。但只要女儿高兴,他做什么都行。这种没有底线的过度保护和满足,真是一剂慢性毒药,让人在象牙塔里迷失自己。


图片发自App

05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直言: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九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我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英国BBC纪录片-Roger Hart 关于“儿童地理”的专题研究,记录了在同一个英国小镇,70年代的孩子和千禧年一代的孩子完全不同的童年生活。1972年,他来到新英格兰镇,花了两年时间,追踪了86名当地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轨迹。他发现,孩子们感到最骄傲、以及最能感知独立自我的时刻,就是向大人展示他们独自发现的、而大人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或小秘密)。2004年,当Hart再次来到这个小镇进行跟踪调查时,他发现这里的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就是自家后院,并且不超出父母身边200码的距离。更严重的是,他发现,在这样严密保护下的孩子,自身已经渐渐失去了冒险和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已经习惯无孔不入的看护,但凡他们想做出什么决定,就会习惯性地望向大人寻求意见;这种时刻被监视的假设改变了孩子的个性和童年体验。波士顿大学心理学家PeterGray研究发现,自由冒险的童年经历的缺失,使孩子更容易变得抑郁、自恋、缺乏同情心和害怕长大。


图片发自App

06

心理学家霍尼说:每一粒橡树种子都有能力自然地成长为一棵橡树。同样的,每个人都有为自己生命陈丹责任的能力。我们要做的至少是要相信孩子破土发芽,冲破黑暗,茁壮成长。不由想起海桑的《给我的孩子》:你我也只能是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过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