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觉得你是异类,要不要和大家一样?


“在办公室,我经常会在同事的桌上放点小零食给他们,有时候他们加班我还会写个温暖的小纸条,可是别人都没有这样做,我这么做会不会很奇怪?”

“我的同事到了下班的点就回家了,可是我经常觉得我的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想留下来加班处理,但大家都走了,我就会很犹豫。”

和朋友进行8月复盘时,她说出了内心的疑问。

这样的情况应该很多人都会遇见,你的行为与同事不同,同事有时候会觉得你和大家格格不入。

于是我们都在思考,为了融入集体,我是不是需要和大家一样,做同样的事,表现同样的行为,甚至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这样的课题也是曾经很困扰我的,我便是公司那个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人。

公司有酒文化,大家喜欢熬夜去唱歌去酒吧,可是我却是那个唯一不喝酒、不蹦迪的人。

坐在饭桌上,领导们都喝酒,只有我一个人喝茶。

“你就喝一点点,没事的。”

“大家都喝酒,你喝茶,这样不合适。”

“不喝酒不熬夜你来干嘛呢?”

这是我经常听到的话语,可是即使这些话语再难入耳,再难回答,我都不会选择端起酒杯应对。

因为,这是我的课题,不是别人的。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课题分离。意思是当我们面临难抉择,或是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时,要学会课题分离。

每次都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的课题,还是他的课题。

比如我喝不喝酒到底是谁的课题?

这当然是我自己的课题,因为身体健康是我自己的,需要我自己去面对。如果因为喝酒我身体又出现状况,这个后果需要我自行承担,别人无法代替承担,那么做我自己想做的选择即可。

又比如朋友的两个课题。同事没有做小事关心他人的习惯,那关心他人、选择善意是谁的课题?也是自己的课题,所以随心便可,无需在意他人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以及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

加不加班是谁的课题?也是自己的,因为你渴望成长,这个成长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别人下班准点走潇潇洒洒,可是你就是想要留下来做得更多更好,由此成长得更快,那么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我们这一生,都是在做自己的课题,也在学会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前者难,后者更难。

如果后者还做不好,那么就先做好前者吧。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是最好的学生。

有一天我到办公室比较早,吃完早餐开始看书。

第一个同事看到此景,几乎要惊掉下巴:“你在看书啊???你要考证吗?”

我抬头满脸笑容和她打趣:“没有啊,就看看文学书籍,陶冶情操嘛。”

第二个同事走进来,看见我在看书,又惊讶地问:“你是要考证吗?还是在职研究生?怎么在看书?”

我继续回答:“没有没有,就看看闲书而已。”

给别人合适的答案,做自己想做的课题。

个人vx:LHSZ0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事觉得你是异类,要不要和大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