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都提出自己孩子常犯的错误,希望能找到方法让孩子改正或者不再犯错误,并且很多家长感觉要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是比较困难的事,很多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者承认错误的态度很让人抓狂。
比如,有孩子会说:“我都说对不起了,还要我怎么样嘛!”
而有些妈妈的困惑有点不一样:“我们家孩子就很奇怪,他要做错了什么事情,总是很快跟我说“妈妈,我错了,下次不这样了。”可是下次还这样,就是改不了。
通常孩子犯错后有三种不一样的表现:
1.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2.意识到错误却不愿意承认。
3.承认错误却不改正。
虽然孩子们在面对所犯错误时的表现不同,但是由于家长对待错误的方式一向不够妥当,让孩子们进人了“心安理得"效应中。
一、什么是心安理得效应?
“心安理得效应”是指:在采取了一个积极的行为之后,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行为。
行为科学家杰西·卡特林(Jesse Catlin) 和王怡同(Yiton gWang) 设计了多个实验,证实这个效应存在于各个领域中。
从教育心理上来说,当孩子犯了错误,如果成人采用批评、指责、唠叨、惩戒甚至体罚的处理方式(在成人看来是积极的教育行为),那么孩子觉得已经被批评过、被责罚过,于是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无论这个错误是否被真正认识到,他都不会为这个错误再去做进一步的反思(另一个积极的行为)。
小时候的周杰伦很调皮,被痛打是常有的事。他曾偷学过妈妈的签名,好偷签联络簿或成绩太低的考卷,有时还会故意用口水把考卷分数弄得模糊一点,再跟妈妈说是被雨淋到。而在学校,考试成绩没到标准就会被打手心。而当他回忆起童年的这些事,他说:“被打都已经习惯了。”
为什么被打了还不改正这些错误呢?正是因为心安理得效应:已经挨过打了嘛,所以犯的错误已经打过去了。至于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犯这些错误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对他人有什么影响,未来会怎么办,对不起,这些思考是另一个积极行为,因为挨打过了,所以这个积极行为也不必再做了。
孩子挨打、被惩罚,不管当时反应态度如何,都是抱定了“罚完、打完就完了”的态度,哪会去想错误本身呢?
二、心安理得效应中止孩子对错误本质的认知,更糟糕的是给孩子带来长期负面后果。
常常有家长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罚得重孩子才能记得住,下次才不会再犯。
是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让家长常常以简单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因为惩罚的疼或羞辱而不去做那件事情,往往是会达到目的的,但是这样的疼或羞辱让孩子学会了什么呢?
有一些当了父母的成人,回想起小时候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惩罚,往往会说“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于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完全忘记了被惩罚和羞辱的当时的感受、想法和决定。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孩子在被惩罚的时候,通常会有四种决定。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现在我打不过你,我迟早要打回你。”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让你不舒服。”
退缩:“我偷着干,绝不让你抓到”,或者低自尊“我就是个坏孩子”。
没有证据证明,严苛、惩罚与孩子未来的成功有关,但是人们的经历不断地在验证:引起心安理得效应的惩罚给孩子成长带来的是负面结果。
三、用错误管理法则帮助孩子走出心安理得效应,并且培养“我能战胜错误”的自信。
如果不用惩罚的教育方式,不让心安理得效应中止孩子对待错误本质的认知,那么家长可以用什么方式帮助孩子?
用错误管理三个法则可以帮助孩子更多地关注错误本身,并且培养孩子“我能战胜错误”的自信。
错误管理法则一:列他人的错误清单
孩子犯错误,不外乎是缺乏必需的知识、缺乏必备的技能或者是缺少相应的判断能力。所以帮助孩子收集一份“错误清单”——他人的错误清单来帮助孩子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技能和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清单可以包括:
他人的错误清单:
1.安全知识。最好是孩子在学校见到、听到、学到的案例,让孩子写下来,请他教给家长,其实在教的过程中他就增强了相关的意识。
2.规章制度。有哪些同学在学校违反过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可以请孩子写在他的“清单”里,家长在倾听孩子讲述学校故事的时候,其实孩子多了一次通过他人的错误学习的机会。
3.学习失误或者竞赛失利故事。选发生在其他同学身上,让孩子通过他人的教训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个好处是:负面信息更容易被人记住,所以用“他人错误清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促使孩子采取行动。
这一点被学者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 和他的同事们经过相关研究的广泛分析后总结出来:与正面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也更有可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或运用这些信息。
第二个好处是:因为这份清单里记的都是别人犯的错,孩子更容易看出毛病在哪。
如果列的不是“他人的错误清单”,而是“我的错误清单”,那么孩子就得跟“被指责”的感受做斗争,他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些根本不是错误,只不过是运气不好,没有注意到,没有把握好……”
所以一个智慧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从他人(而不是孩子本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改进日后的行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因挨批评而心生怨恨。
而老师们则可以把往届学生犯的错误整理成一份“避免错误”清单,给现在的学生参考,往往孩子们认为自己不会做这些“蠢事”而避免重蹈覆辙。
错误管理法则二: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并非“列他人的错误清单”(法则一)的简单并列项,即不是“列本人的错误清单”。
通常家长特别希望消灭孩子的错误,因为错误会妨碍学习进度,改起来费时费力,让孩子不自信,给周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然而这样看似有道理的想法往往是把错误看作失败,而不是指向成功的路标。
组织科学家妮娜·基思(Nina Keith) 和迈克尔·弗里斯(Mchael Frese) 在分析了24个独立的研究之后发现, 对错误进行管理的学习模式彻底背离了避免错误的传统学习方式,但是它的效果要好得多。
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错误管理”有两个要素:
第一个:督促孩子积极地投人“要学的内容”中去,主动摸索,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让他犯错,让他知道错误可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只有自己体会过才有切身感受。
第二个:家长引导孩子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错误,就是让孩子知道,一旦出现错误,哪种心态能够帮助他进步。具体说来,就是家长在给反馈的时候要运用正确的方式。
比如:
“犯错误是自然的,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犯的错误越多,学到的东西越多。”
“你觉得这些错误会提示你,还有哪些东西需要学?”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带着积极的心态给孩子回应,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责备的机会;家长是善于利用错误的引导者,而不是到处纠错的猎人。
错误管理法则三:关注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常常追究是什么原因,是谁的责任,其实就是在寻求责备。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正视错误,并培养“我能战胜错误”的自信,最好的办法是关注解决方案。
小欣姐姐和小余妹妹在客厅里玩,两人闹起来,追着就把桌边上的花瓶碰掉到地板上,花瓶碎了,花和水洒了一地。
如果妈妈要追究:“怎么回事?谁干的?”
姐妹俩一定会争先恐后:“是妹妹碰到的!”“是姐姐推我的!”“是你先抢我的!”
最后这件事一定会不愉快地收场。
关注解决方案的做法是:
家长会引导孩子们:“花瓶碎片满地都是,花和水都在地上,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呢?”
估计孩子们会想到要收拾,需要的不过是准备工具和分工而已。
收拾妥当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花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或者讨论哪种材质的花瓶比较适合,孩子们玩的时候,怎么做能够不损坏物品。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起来了,观察能力培养起来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来了,判断问题的能力也培养起来了。
让孩子们关注于事情本身,去直面错误,而不是用批评、纠正错误的态度去阻碍孩子认识错误的本质,这一点对孩子们的成长很重要。
四、家长思考题
1.你的孩子是否曾经有过一些明显错误,你和善地指出,友好地提建议,却不被孩子接纳?回想当时的场景,记录下来。
2.如果孩子还有类似的问题发生,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引导孩子?
五、家长如何当一个好教练,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想要教孩子某个道理,最好启发她自己去寻找,自己得出结论,比家长直接告诉她更有效。
找到道理之后,顺便落实,锚定执行的方式和时间,避免成为空谈。
一般的教练是“我教你,我来告诉你”,把自己当主角,高光都打在自己身上;好的教练是“不教而教”让被教的人感觉到自己是主角,他时刻都在高光里,他会为自己负责,而把主角教好了,教练也就成了好教练。
教孩子,不一定是在发现问题的当下立即纠正,或者让孩子马上认同,家长可以判断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时允许问题存在,将问题作为一个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以及解决方案,反而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