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识花记:获取知识不是问题,智慧才是稀缺物

【流水账】获取知识不是问题,智慧才是稀缺物

4月8日,星期四,晴

早上起来继续备课,一直到上午10点,终于全部完成。但又想起,这样体量庞大的串讲,会不会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全程我自己在这里满堂灌,会不会效果不好?有点犹豫。

但想来想去,还是按照原来的思维进行吧,别糊弄人家。再者,明天可以去合作的那个学院看看人家的社会培训是怎么搞的,借鉴一下。

公园识花记

下午3点出门去公园锻炼。因为膝盖不好使,不能跑步,所以打算快步走即可。走多长时间,还没有决定。正巧遇到一个和我一年入校的同事。

这位大哥年纪比我稍长,当年就是在这个学校毕业。做了十几年的中学老师后,又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去民办高校做了一阵子,后来到了某个部委的附属学校做教师,一直是编制外成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博士,恰巧读完博士,这个学校开始招聘,所以有了机会成为这所大学教师,而且是回归母校。

也是个爱折腾的人!他脸上很多皱纹,但身材削瘦,我因体胖而有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毛病都没有,羡慕煞人。在这年纪,跑到高校里,就想着安安静静读书,教教学生,健健身,怡然自乐!不急不躁的心态,远超过我。别的不说,就说这个运动时间上,比我大方多了:因为遇到他,我今下午运动了两个小时,把个公园走了一整圈,一万多步。

既然一起走,也乐得一起探讨一些花花草草。我问了几样花树之后,他也叫不出名来。

得,我想起有识花的软件,索性下载了一个,用来辨识这些花。

榆叶梅

每当这种花盛开的时候,粉嘟嘟一串串挤满枝条,肥肥地令人想起唐代美人;又想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

不料说起来,竟然不是桃花,识花软件鉴定,是榆叶梅!

上面这株开的有点过了,下面这个正当时。

桃花

而桃花呢,是这样的,相比榆叶梅,稀稀拉拉,浅浅粉色,完全配不上“灼灼其华”的字眼啊!树枝上黑乎乎坠着的,是去年没掉的果核。

好在后来又见到紫叶桃花,花色深红,叶片紫色,浑身都是红彤彤的,这才有个“灼灼其华”的意思嘛,古人看的,应该是这种桃花!

扦插技术也太不像话了,这一棵桃树上,长出两种颜色的桃花。

梨树与海棠

这里很多梨树,原是村民的梨树园,老的就任其做景观树了。

远处是一座重建的古寺,其塔建于唐朝。残存的古塔构件,现在成为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海棠树上海棠花。这里海棠很多,花开也很妖娆。

看到这两种树,总是想起“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句子来。

据说苏轼好友张先,年逾80娶一18岁美少女为妾。苏轼作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鲜红娇嫩,暗指一个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

文人的嘴,挖苦人都这么有文化,真没办法。莫非是苏学士有点嫉妒?不知那个老头子死去之后,这个美貌小妾命运如何?

紫叶李

这种树叫紫叶李,叶子紫色,花朵小小的,像是小星星。

诸葛菜

下面这种草,公园里到处都是,想必不是无名之辈。

查一下,果然是有名字的,叫诸葛菜。据说因诸葛亮采挖入药得名。也叫二月兰。季羡林曾在《二月兰》文章里写道: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制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当时就觉得那是一种极美的场景。

没有拍下成片的诸葛菜阵势,对不起上面这一片描写,真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两天后又去公园补拍的:


有了识花利器,又认出好几种不知名的花草。

以下这两株,颜色不同,都叫木瓜:


苦荬菜,《诗经》有句:“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下面这个小草叫雀舌草,也叫雪里花。还没到开放季节。

忍冬,即金银花。

这一株叫垂丝海棠,和前面的海棠大不相同。

逛了一下午,长了不少花草知识。不过,这样得来的知识并没有让我感到很愉快,毕竟打开软件对着花一拍照就可以知道。

不由感慨,在网络时代,获取知识已经不是问题,智慧才是稀缺物!

晚上回来,收拾一下,继续备课以及撰写相关材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水账】识花记:获取知识不是问题,智慧才是稀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