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始于真情,归于平淡(3/8)

    《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让我初识杨绛先生一家,“幸福美满”是我对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印象。而传记终归是他人视角,虽撰写完整但总有距离感。而杨绛先生亲笔的《我们仨》,第一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曾经温馨美好的三口之家生活。

《我们仨》

      这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前两个部分分别讲了两个梦境。初读时感到十分困惑,便先读了第三部分——回忆录。而再回看前面时,则如梦初醒:所谓梦境,实则是杨绛先生与夫、女死别的过程。

      古道驿站上正蹒跚行走的,是杨绛先生;河边小舟上睡卧的,是病床上的钱锺书;每晚梦里陪伴的,是脊髓癌晚期的阿圆。古驿道是黄泉路,船是生命之舟。钱老的船先一步上了黄泉路,阿圆紧随其后。而杨绛先生只能看着死神将二人先后带走,却无力阻止,更无法以身相替。

      如果梦境结束,一切回归如初多好。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在钱锺书父女相继离世的近20年里,杨绛先生“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书中,杨绛先生与家人短暂的“重逢相聚”。先生说:“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一聚。”

      再聚的日子怎么舍得一下子花完呢?所以回忆变得很慢很慢.....

    六年之后,九十二岁的杨绛先生才写成了《我们仨》。

 

    《我们仨》带给我很多思考

    关于爱情……

    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 清华园初遇,一见倾心;年纪相仿,志趣相投;他风华正茂,她优雅贤淑。他未娶,她未嫁。就这样,一个长达半世纪的爱情故事开始了。而在同时期,一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并未受到世人的祝福。徐志摩与陆小曼初遇时,陆小曼尚是有夫之妇。虽然两人最终步入了婚姻殿堂,但还是不免令人唏嘘。

    门当户对 ,不无道理 我一直觉得婚姻双方要门当户对,并不是指门第高低或是收入多少。而是双方的视野和见识起码要想当,三观一致。否则会鸡同鸭讲,矛盾渐生,日子也就索然无味了。而杨绛夫妇相濡以沫的爱情更加印证了我的观点。钱锺书出身于教育世家,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古文家和教育家。而杨绛先生的父亲是名律师,曾赴日、美攻读法律,也是精英人士。虽然两个家族有旧派和新式的区分,但双方家庭提供给子女的教育程度和社会见识是旗鼓相当的。钱杨二人的家庭背景保证了二人在婚姻里的地位平等。双方父母的支持与祝福更让这段婚姻有着更为坚实的基础。

      包容、理解与付出 在杨绛先生笔下的钱锺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儒雅知识渊博的大文豪形象,反而有点笨拙和可爱。是初到牛津就与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磕掉门牙;独居时会不小心弄坏门锁,打翻墨水。而这个从小接受着“君子远庖厨”的旧式思想的男子,会在新居的第一天早晨为妻子做好早饭端到床边,而这一做就是一辈子;会在妻子坐月子时亲手煲鸡汤送到医院。而杨绛先生在坐月子期间面对丈夫搞得小事故,并没有指责与抱怨,而是会说:“不要紧,我会洗,会修......”双方习惯不同,却会因为对方而去改变,会包容对方的错误与不成熟。杨绛夫妇一生只吵过一次架,是在初到牛津时,因为一个法文单词而争执。后深知吵架对感情伤害之深,从此便再未有激烈的争执。与现在的快消式爱情相比,他们这种细水长流的陪伴更让人艳羡。没有海枯石烂,没有轰轰烈烈。但互敬互爱,相守相助,“我”一直都在。

        各自独立又互相鼓励  他们二人都有各自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但锺书先生会在妻子首次创作剧本时给予她无尽的鼓励和支持。而杨绛先生是丈夫小说最忠实的读者并为其小说撰序。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闪闪发光,他有《围城》她有《唐吉坷德》。而在双方的成就里又有彼此的身影。他们并不是现在所推崇的顶峰相见,而是相互扶持走到顶峰。真好!

      关于亲情……

      言传身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锺书先生爱护尊敬妻子。在他眼中,妻子第一位,女儿第二位。当他出差离家时,并不是让妻子照顾好女儿,反而是让上中学的女儿照顾好妈妈。在此般感染下,女儿很小便懂得尊敬关爱妈妈。会在离家时担心妈妈的吃食;会在周末时坐很久的车来陪伴独自在家的母亲。

      没有无尽的溺爱,规则和底线十分重要 即使女儿和爸爸最“哥们”,但触及底线也不留情面。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阿圆在7、8岁时由爸爸检查练字。但并不严格的“检查”让小阿圆有了犯错的机会。她会拿着重复的字帖充数让爸爸检查。而发现后的锺书先生并未对一向疼爱的女儿留情面。怒气下撕掉了女儿的字帖,并说永远不要再教她。而此事,也让年幼的小阿圆深知撒谎的严重性。

        尊重子女的选择,不过分干涉  对于女儿未来的人生道路,杨绛夫妇有设想但并未过多干涉,即使知道那条路会更加艰辛,但也尊重女儿的选择,因为那是她的人生。而今现在更多“妈宝男”“妈宝女”的出现,实际背后是父母过多干涉的缘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感恩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但我们并不应该成为其“附属品”,应当有思想的独立于世。父母也应适时退出子女的生活,把主动权交给他们。

        关于人生……

        积极处世,不怨不躁。  杨绛夫妇一生经历许多动乱与沉浮,但一直都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文革时期,社会动乱。他们被下放,被剃阴阳头,杨绛先生会给丈夫剃成光头,并给自己做一顶假发,出门遭人指指点点,索性就居家度日;被发配牛棚扫厕所,杨绛先生会买好工具把污糟不堪的厕所打扫地干干净净,甚至获得称赞。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少文人志士被折磨的选择离开人士,而他们一家彼此陪伴互相鼓励,终得月明。

        饱含倔强,深爱祖国    在战乱的年代“人心惶惶”,他们本有能力到国外去过安稳的日子,却不愿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我们仨》

        要问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不是前面的梦境,不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生活的回忆录。而是最后附录中贴上的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留下互相关爱的痕迹。

      有圆圆为爸爸画的画像,在访学时给父母写的信件;有锺书先生给不识字的阿姨画的“菜谱”;有圆圆在病床上写的“我们仨”的初稿;有父女俩人同在病榻却还关心彼此的字条....... 不同于文字的描写与记录,这些东西更加有血有肉的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家三口平淡又温馨的日常。就是这种真实的“平淡”更加触人心灵。

   

      他对她说:“遇见你之前我从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结婚从没想过别人”。

      她说:“我最大的成功就是保留了他的纯真的孩子气。”

      他评价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她会对他:“不要紧,我会洗,会修......”


    他们一起爱着女儿: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

    “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他们一起疼她、管她、教她


    女儿也爱着他们:

    “圆圆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我和爸爸‘最哥们’,爸爸只配做我弟弟。”


      杨绛先生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仨》|始于真情,归于平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