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在错误中成长

昨天的记录中有说到,布丁因为在圣诞节前几日犯了错,我与他进行了沟通,虽然小家伙没说出来或者说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忐忑的心情,可我从他平日里总是叨叨的话语里感觉出了担心,这不禁让我检讨自己是和他说了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压力”。

说来事情是这样的:一日外出,在广场各个角落零星点缀着小朋友,他们有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两三结伴一起研究着手里的各种物件儿。布丁先是凑到了一个透过玻璃窗正在观察着店里一切的小女生身边,她(他)俩似乎对玻璃门上的英文字母同时来了兴趣,嘴里咿咿呀呀念叨着,手上还不停的比划着。可是就在不经意间,布丁却一步一步把旁边的女生挤到了一边,小姑娘委屈的坐到地上哭了起来。姥姥见状赶快把人家孩子扶起来,向对方的大人道歉,且拉走了布丁,一路上跟他做了怎样的交流因为我没在身边,不得而知。紧接着,又出现了布丁把另一个小朋友的皮球扔的到处都是的情况,小男生不高兴的向他的妈妈哭诉着,或许人家更愿意享受独处的时光,但布丁没有经过小伙伴的同意就动对方的玩具叨扰了人家的安宁。估计回家路上姥姥也没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3岁的孩子听进去多少不得而知,回家后我得知了外出玩耍的表现,我决定和这个小东西“聊聊天儿”。

我抱着孩子到了安静卧室,让他和我面对面坐着,或许经过到家后姥姥的描述以及一路上的沟通,他似乎知道自己今儿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一直拒绝看着我的眼睛且咕囔着不要聊天。我首先打开话匣,对话随即产生  我:布丁今天和小伙伴一起开心吗?        布布:没有和小朋友一起                        我:刚刚不是说一起读英文字母,一起扔皮球了吗?                                                          布布:挤呀挤,哭了;不给我皮球,我扔扔着玩,哭了……                                                这中间又产生了很多的对话                        最后我告诉他的是,首先无论何时,男生都不可以让女生哭;另外,分享这件事情是要发自内心的,小朋友或者你自己都拥有选择不分享的权利,只是麻麻认为互相分享会让你感知更多,玩具也好,食物也罢,亦或者是拥有更多的情感链接。今天他的行为可以用“欺负”两字来形容,是非常错误的,是麻麻不能接受的。但我相信明天或者后天,布布见到小朋友,想要一起玩耍的时候一定知道怎么做对吗?                                              布布:妈妈,我要说你好,然后拉拉手,说咱们一起玩可以吗?                                        我:听起来很不错呢!那明天和姥姥再出门时,遇到小朋友的了你可以这样试一试哦。布布:妈妈,对不起,布布不欺负小朋友,是想一起玩。                                                    我:知错就改,还是棒棒男子汉!相信你!

就这样,我和布丁用一个深深的拥抱和脸颊亲吻结束了这场有关错误行为的“聊天”(其实就是批评,小家伙心里有数儿的很,要不他一开始就不断念叨着不想聊天嘛)第二天外出归来,听见姥姥赞扬了布布,小东西也似乎表功一样的拉着我不停的和我说“布布知错就改了,布布没有欺负小朋友,一起玩了,不想玩的走开了” 。“男子汉,妈妈给你点个赞” “哈哈,姥姥也给布布竖个大拇指” 那一刻,从孩子的脸上我读到了“骄傲”两个字。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我不确定只一次的沟通就可以彻底改正,令同样问题不再出现。但当爹当妈的不就是这样嘛,总也有操心不完的事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路升级打怪,支撑着小树苗走过风霜雪雨,看到一点点歪扭的迹象,就立马扶回正位。

给孩子和自己充足的时间,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对方的支撑,长大,不就是穿插着每一次错误的发生和反思嘛!

知错就改,送给孩子,也送给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实,我们都在错误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