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天道的规律是什么也不做,万物自己把自己做好了。候王们如果能够坚守天道的这个规律,万物自己会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变化。万物的变化就是按照它们自身的欲望来行动,我准备用没有任何个性的朴来让它们知道真相,用没有任何个性的朴来让它们知道真相,它们就会不在强调自己的欲望个性。万物不再强调自己的欲望个性,天下就会平静下来,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为,就是万物个体为实现自己个体欲望的行为动作。天道是不会有这样的个体欲望的,当然不会有这样为满足个体欲望的行为动作。那么万物所有的个体都按照自己个体的欲望来行为动作,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了。也就是说,天道什么都不做,万物自己在做,它们所做正是天道所要做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指的是人民的管理者,如果能像天道那样,没有自己个体的欲望,人民大众按照自己的欲望去行为动作,对的得到生存发展,错的消失回归天道。这样万事万物就自己按照自己的欲望来进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万事万物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呢?老子认为要以无名之朴来镇。什么是无名之朴?第一章里老子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事万物是有名,这个有名就是强调自己欲望个性。无名就是去掉自我欲望的强调,回归到天地的境界中去,不是让万事万物没有自己,而是不强调自己,如同朴树一样外在粗糙皲裂跟环境毫无区别,内在还是坚硬精美的自己。镇,就是真金。镇之以i无名之朴,就是让万物知道自己就是自己,不用强调,不用做作,自己不会消失和改变如同朴树一样,像真金一样。但是万事万物往往以为不强调自己就不存在了似的,天下确实有很多喧嚣的万事万物个体得到别的个体的关注,它们自己也以为自己的喧嚣比别的万事万物的个体更有价值。别的个体也好像觉得那些喧嚣的个体比自己更有价值。其实是假象。喧嚣的万事万物并不比不喧嚣的万事万物个体更有价值。一样的真金。反而喧嚣的不够朴,就是说没有外在的那层粗糙皲裂皮的保护,就会重新由岁月把内在的精美风华成粗糙皲裂的外在。还是回到朴。不喧嚣的万事万物已经朴了,喧嚣的万事万物是将来的朴。总之都是天地产生的,都会回归于无名。名只是暂时的假象。万事万物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去想争着去炫耀,显示自己的名,那只是未来的朴罢了。“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万事万物既然不再喧嚣地张扬自己了,天下就安静下来了,万事万物不争吵了,不攀比了。既然万事万物不争了,天下就安定下来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这一章我们就解读到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解(第三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