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123章:以德化人

【原文】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译文】

东汉的名士郭林宗善于识人,看人远胜算命先生堪比“半仙”,是因他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罢了。东汉另一名士王彦方善于教化乡里风气,是因他以道德和正义服人罢了。

【读后感】

读此章,顿感自己才疏学浅,郭、王二人闻所未闻,查阅相关资料始知二人典故。从资料得知,郭林宗之能并不在善识人,而在其很注重自己德行的修养。他非常有才干名震朝野,但坚决不入仕为官。

郭林宗德行修为高尚,虽然极善识人,也常品论人物,但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出言“语人为善”,评论他人往往留下“口德”,不恶言妄议他人。

有一次,郭林宗和子许、文生二人一起逛街。文生家境殷实,口袋鼓了人也豪气,见什么就买什么。而子许逛了一圈却什么也不买。

后有人问郭林宗:“文生和子许二人谁更贤德?”

郭林宗很巧妙的答道:“子许少欲,文生多情。”

足见郭林宗评价他人的语言艺术,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云龙湖拱桥随拍

汉人王彦方名王烈,他的典故史料不多,只记载他品德高尚,正义公正名闻乡里。以致于乡里百姓,凡有争讼之事,都去请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的德教影响,有的人走到半途,因羞于见到王颜方而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

有个人偷牛被主人抓住,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许多人都很奇怪,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

教育学有句名言:身教胜于言教。

郭、王二人影响他人的并不是夸夸其谈,也不是地位的高贵,而是自己的修养德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炉夜话》第123章:以德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