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两两连接,那么链路太多了。所以采用交换设备
首先A向其连接的交换设备A发送呼叫请求,该请求包含了源主机A和目的主机B的地址
然后交换设备A通过路由选择算法。选择下一步往哪里走,然后将A给它的呼叫请求转发给下一个节点交换设备B
然后交换设备B通过路由选择算法,。选择下一步往哪里走,然后将A给它的呼叫请求转发给下一个节点交换设备C
然后交换设备C通过路由选择算法,。选择下一步往哪里走,然后将A给它的呼叫请求转发给下一个节点交换设备D
然后交换设备D直接转发呼叫请求给B
如果B可以接收A的连接请求,就会按照原路返回发送呼叫应答
此时A和B是全双工的通信方式
并且链路都是之前确定的线路
按照之前的线路A发送释放请求
B接收到释放请求后,返回一个释放应答,也按照原路返回到A,并且会依次断掉各段连接(如送到D,就断掉D和B的连接)
电路交换是一种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总的来说,电路交换的特点在于为通信双方提供一条专用的、持续的通信路径,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连续、稳定通信的场景,如传统电话通话
独占资源:建立的链路不能被其他资源所使用
适用大量的数据传输:因为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建立连接,如果传输太少了,那么有点花不来
线路被独占的,所以传输直接按照线路来,所以时延小
顺序传送,无失序:相当于是流水线一样的,流水线就是线路,数据放到上面后,就传到目标主机那里(先放先到)。所以说是顺序传送,没有失序问题
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主要采用交换机
报文就是你单次发送给对方的东西(如发条语音给对方,语音就是报文,发条信息给对方,信息就是报文,发个文件给对方,文件就是报文)
传送的信息+报头=报文
首先到交换设备A
等输出电路空闲时:应该就是可以开始找下一个节点和发送报文出去
路由信息:交换设备有路由表,根据这个表判断走哪个节点距离目的主机更近。此时发现走交换设备B比较短
到达交换设备B
注意报文交换方式所有线路都可以传输其他用户的报文,不是说某个线路只能由某个用户所使用。其线路对应的限制就是带宽。如果该线路传输的各个用户的报文的数据量超过带宽,此时这个线路被认为是比较繁忙的。此时会需要交换设备暂存这个报文,等线路空闲一些的时候再传(存储转发)
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就是不需要等连接建立才可以发送了
动态分配路线:平滑通信量。假设A到B的数据量很多, 同时A到C的数据量比较少,且C也能到目的主机 ,此时交换设备A通过动态选择发送报文给交换设备C
注意此时第四个优点中占用信道也不是独占
报文交换之所以能够同时发往多个目的地址,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多目标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一个报文可以被复制并发送到多个预定的接收者,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电路交换中相当于把一封信传来传去。所以最后只能由一个人接收到。报文交换就相当于是可以把一封信复制然后再传给别人,所以最后可以由很多人接收到。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
实时:可以理解为很快反应
此时大数据块不切割就是报文交换了
分组后
编号是分组编号,目的主机用来重组分组的
接收到第一个分组后,进行差错检测以及路由选择,假设此时选了上面的路
接收到第二个分组后,进行差错检测以及路由选择,假设此时也选了上面的路
接收到第三个分组后,进行差错检测以及路由选择,此时由于一二分组都走了上面的路,那么上面的路有些拥堵了,所以走到下面的路了
最后按照这样的逻辑到达目的主机后,目的主机根据编号重组
在分组交换中,交换节点对存储器的管理之所以可以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是因为分组长度固定,分组交换网络中的分组长度通常是固定的,这意味着每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大小也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大小使得交换节点可以预先分配固定大小的缓冲区给每个到来的分组,从而简化了存储器的管理过程。
减少等待发送时间:就是说缓冲区中下一个分组等待发送前一个分组的时间比较短
分组小:出错概率自然小,重发数据量也小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式数据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小的、等长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为首部,形成了一个个分组。这种机制使得分组交换网络能够高效地处理突发性数据流量。以下是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式数据通信的几个原因:
尽管分组交换在处理突发式数据通信方面具有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存储转发时延和结点交换机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不过,这些缺点并不妨碍分组交换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处理突发式数据通信的有效方式。
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之所以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少,主要是因为分组交换采用了较小的数据单元进行传输。具体来说,分组交换的优势在于: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通过将数据分成小的单元进行传输,不仅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还减少了传输时延,使其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具体来说,数据报服务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它不要求在数据传输前建立固定的通信路径。在这种服务中,每个分组都独立选择路由,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和快速性,因为它不需要预先建立和维护一个固定的通信路径。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分组可能会失序、丢失或重复,需要在目的节点重新组装成原始报文。
可以看到报文交换需要等到报文都到达下一个节点后下一个节点才可以进行相应处理,而分组交换不需要,其当前节点发送下一个分组的同时,上一个发送的分组到达的节点也可以发送该分组到达下一个节点。所以可以看出分组交换时延比报文交换更小
之前说的分组交换都是按照数据报方式
同一报文到达目的会乱序重复与丢失等相关情况,所以需要分组编号来对应处理
在网络通信中,交换节点可能会丢弃部分分组,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网络拥塞或故障时。当交换节点的缓存空间不足,无法存储更多的分组时,它可能会根据一定的策略丢弃部分分组,以保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丢弃分组可能会对数据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数据丢失、传输延迟增加等问题。因此,在设计网络系统时,需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分组中加入序列号和校验和等信息,以便在接收端检测和修复丢失的分组。此外,一些网络协议还提供了重传机制,允许发送方在未收到确认信息时重新发送分组。
呼叫请求和呼叫应答都是一个分组
转发到下个节点,下个节点根据路由算法再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主机B接收到后,再按原路返回到呼叫应答
传输的是分组,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地址等信息,因为连接建立后,线路固定了,只能沿路线走
此时数据传输时每个分组携带的虚电路号:标识哪条线路
主机A发送释放请求,主机B返回释放应答,并且逐段释放虚电路
电路交换是物理连接,而虚电路是逻辑连接。具体分析如下:
数据报和虚电路的可靠性保证机制不同,具体如下:
数据报的可靠性保证:
虚电路的可靠性保证:
总的来说,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用户主机的处理,而虚电路服务的可靠性则由网络本身来保证。
数据报和虚电路在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方面具有不同的机制和策略。
数据报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虚电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总的来说,数据报和虚电路在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方面有不同的策略和机制。数据报依赖于目标主机和高层协议来进行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而虚电路则由网络本身提供这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