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为什么要谈教育家精神

今天,电话邀请吴刚教授为我们的工作坊讲座,主题是《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老师答应得很爽快:文章里只是点到为止,我还有很多话要说呢!于是,我赶紧补课。 此文,几周前曾经风靡教育圈,成为一篇在朋友圈霸屏的雄文。这篇文章为什么受欢迎?我想,一是因为写得好,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构成了一幅画;二是有因为有需要,犹如草地夜行时有人指给你看北斗星。 吴老师在文中主要论及3个问题:(1)什么是教育家?(2)什么是教育家精神?(3)教育家精神的现实意义。 1.什么是教育家? 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甚至在大学时代,“未来教育家”一度成为一些学子的人生坐标。对于这个每个人都能言说几句的概念,吴教授的定义旗帜鲜明:教育家是一个群体,是具有共同精神的一群人,而这种共同的精神就是”教育家精神“。简而言之,只要具备了”教育家精神“,教育者即可称为”教育家“。答案简洁明了,读者其意自见。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观点相当具有迷惑性:应该遵从”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冠名逻辑,将”教育家“称为”教育学家“。这种观点无疑是狭隘的。”其背后的假设是:教育家分为两类,包括教育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学家(即教育理论家)“,前者默默耕耘,后者述而不作。 吴老师认为,由于人的成长的复杂性,教育活动本身非常复杂。它不像科学实验那样可重复验证,是一种慢的实践,是教育者基于主观体认与客观规律的复合行动。因此,上述区分毫无意义。无论是“教育家”还是“教育学家”,都须从“教育是什么”的深思起锚远行。而一旦远航,理论之船和实践之海是无法分割的。有意思的是,对于思虑深远但依然在岸的“理论家”和无知无畏劈荆斩浪“实践家”,吴老师似乎更加宽容前者。因为, 前者一直在思考大海里的实践(没有什么比理论本身更具实践性),而后者最好的结局是也不过是一只逮到耗子的“瞎猫”。 2.什么是教育家精神? 我们不能期待每一位科学家都如爱因斯坦。吴老师如此开场,显得特别振奋人心,因为“教育家”的头衔似乎人人可得。换句话说,我们也不能期望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孔子或者苏格拉底,但你可以具备其精神。 关于教育家精神的提炼,吴老师借用了英国教育哲学家彼特斯的框架:第一,在具体目标上,教育所获得的 ‘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在终极目的上,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功利或职业目的的达成;第二,在方法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非议的”;第三,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和发展的。 基于上述框架,吴老师旁征博引,归纳出构成教育精神的四个特质: “无差别性”、“真诚性”、“导引性”和“反思性”。我的理解:“无差别性”指向教育的目标公平,神似“天下为公”或“科学为公”,教育者让每一个人获得最适合的教育。正如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真诚性”指向教育过程,金庸小说中的剑术名家“铁索横江”戚长发。就因为不真诚,所以他绝不是教育家。“导引性”指向教育的方法,正解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我想到的第一个反例是衡水中学。“反思性”指向了“教育家”专业特点,不能每日“三省吾身”,前面的三种精神将是空中楼阁。 吴老师总结说: 对教育活动而言,凡有教育精神并坚守初心的践行者,即可谓之“教育家”。 3.为什么要谈教育家精神? 在网络时代,我们对一些金句出口成诵,如“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但却距离“教育是什么”的真相越来越远。吴老师说,诗和隐喻无助于教育学的科学化。如此下去,教育学的现代化也将迷航。 不同的社会系统,例如宗教、艺术、政治、经济、道德、法律、教育、科学、生态等,都将创造并不断创造着属己的规范。厘清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其重要意义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回答“教育是什么”,也进一步明确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规范具有“义务性”和“超时空性”。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幻莫测的风险社会, “教育家精神”将从规范性维度指引每一位教育者思索教育的路标。 而老师所言更加深刻:今天提出并讨论教育精神,旨在从规范性维度应对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并重构教育共同体的专业承诺。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要谈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