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推荐|快速get18条刷书心法

大家好呀!又见面了~

最近有个小小的感触,就是越发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在书中,你能收获到很多你想要的东西。比如,力量,知识,想法,感受等等…

今年阅读给我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感受。以前从未有尝试让自己每天坚持阅读。大部分都是间歇性的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很长时间以后才拿起下一本。所以一直对读书这件事,是没有重视起来的。

从真正开始每天都阅读的一段时间,是在19年12月开始准备写论文的时候,要去检索大量的文献并阅读,且有好多专业名词和绕口的话,看得我很痛苦。面对痛苦,我很抗拒。

所以,每次在要做这些烧脑工作的时候,我就想先让自己进入状态,就从简单的事情切入,在准备好电脑,水杯,笔,笔记本等物料的时候,我就先打开微信读书读半个小时闲书,再开始去看一些难懂的东西。

一开始没发现变化,一个月后发现,读书是件多么轻松和愉快的事情。所以,就开始给自己制定了2020年的阅读计划,坚持阅读。这是第1个遇见阅读的契机。

第2个契机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哪儿也去不了,就呆在家里看书。每天一本,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看,又一个月后,阅读习惯似乎又更加巩固了…

到了现在,我回看了微信读书的今年这四个月来的时间统计。

1月:43h37m

2月:29h23m

3月:25h08m

4月:16h51m

仔细想了一下为什么我的阅读时间一直都在减少,但其实,我每个月给自己制定的阅读量是平均的。因此,有个小小的结论是,我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了。

一是因为可能阅读习惯了,会更加熟练一些,另外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在优化我阅读这件事。比如,我从以前的手机阅读,转变到了iPad、电脑,把以前的横着翻页的模式,转变到了上下拉动。

所以,我每一屏的阅读字数多了,且再也不会被横向翻动打断思路,阅读起来就特别流畅。再加上现在阅读了一些阅读技巧后,更会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而不会像之前那样,什么都读,有的段落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之前有很流行一句话,“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曾也有疑问。后来又流行一句话“你只是书读得不多,想得太多。”  好想似乎又把这个疑问解答了。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要是以前的心态,看书名我应该就不会翻开。但是,现在会发现,不要去被书名或别人的看法所左右,要主动去发现适合自己的书。什么阶段看什么书,合适最重要,读书也是有缘分的。

有的人建议你不要读鸡汤的书,或是鄙夷工具类的书或者自我成长类的书,这些书我们真的不需要吗,还是只是因为有些道理他们从小就懂了,现在不需要了。比如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效率管理等,有的人因为环境、家庭教育的因素,这些道理他们早都懂了并且做到了,所以才会觉得这些书没有必要去读。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成长类书籍的书,还是有必要了解的,比如,我。

在阅读初期,也会有好多困惑。比如:

所做的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

阅读这件事,重要性好像也没有那么高

我现在阅读的东西,在工作上,暂时都用不到

时间不够

这本书究竟值不值得读

...

等等问题

4月23号阅读日的时候,看罗胖的直播。主题为带你刷完148本书。其中提到了他的18个刷书心法。对我有一定的启发,在这里跟大家简单分享。

1.所有的书都值得看一眼

书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它所承载的不只是内容,更是一代人的共识。比如冯唐的《成事》,是对曾国藩评价的一些言论。这两个字在这些评价曾国藩的言论的信息中,被提炼出来了,让人眼前一亮。

不少知识其实在自己的脑海中都是模模糊糊的,但只要有人把它明确的“提溜”出来,形成共识,你就会非常难忘。

2.在读书问题上,“快”是很多问题的解药。

凡事求快,似乎有点“政治不正确”,但是这里的“快”,不是一般理解的——视野广阔、积少成多、量变质变。而是,这个快速阅览书籍就像是谈恋爱,不是你见过的每一个男生都要跟他谈恋爱呀,不是你见的每一本书都要去阅读它。而是,见得越多,你更能知道什么是更适合自己的。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看得多,是有益的。

3.手机阅读换成上下滑动模式

电脑阅读换成大屏阅读。

为什么?这符合我们平时刷瀑布流信息的习惯,速度会快很多。

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阻断感。

4.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你看完

一本书的价值其实从序言后,就一直在递减。当断则断。

首先,开头就是一本书的广告,有好东西,一开头就肯定是端出来的。

其次,作者也是人。写本书是个大工程,越写到后来越没劲儿。不过你在阅读这本书时候,你说你觉得它很好啊,那毋庸置疑,当然是继续往下看。

5.看完序和目录后,

看倒数第二章,可检验这本书的质量

什么样的书,值得刷完?倒数第二章依旧精彩的书。

6.成年人的阅读,不是爬山,而是逛街

放心去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是不会错过的。

7.要有自己的“部下型作者”

怎么理解“部下型作者”,就是你驻守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将军,你认为的权威人物。他只要一出新作品或者新推荐,你就一定要看。

8.要有自己的“妙人型作者”

怎么理解“妙人型作者”,一般来说,妙人型作者TA的作品产量并不高,但是你却被TA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比如,有的人比较喜欢冯唐,他的产量和专业度都不算高,可单从人格魅力来说,他的文章,也是圈粉了不少人。

9.要有自己的“顾问型作者”

简单理解就是,有了疑问,找TA,去听听TA的意见。比如,我最近比较想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这样的问题,就离不开三个人:荣格、弗洛伊德、阿德勒。有心理学类的问题,找他们就是了。

10.去遇见的“同事型作者”

有句话叫“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你所能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人其实早都经历了,你所做的,就是去找到跟你有同样问题的“同事,他们会告诉你答案的。

11.不要小看“路人型作者”

路人型作者,就是,我根本不认识TA,但是一看题目我觉得有意思。就像是一个吃瓜群众,看着他的热闹,想着自己的事情。

12.收藏几本两分钟就能读完一段的书

主要作用在于:填满你的碎片化时间

两分钟读上一段,不费劲。

13.时刻准备着去分享这本书

带着分享的目的,你能收获更多。

14.写读书笔记并晒出来,一句也行

记录的力量的巨大的。坚持3个月,你就能看到变化。

15.建立自己的挑战清单

比如,我前段时间,就想系统的了解“如何学习”。产生这个心里的挑战后,我会自动的会更加关注学习类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信息提取的过程中,会对主要信息高度敏感。

16.刷书,不是为了收集知识,而是收集认知模型

这个太重要了。在思维中,去收集建立你的思维模型,是让你更简洁的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样式,找到规律。

17.既要埋头刷书,也要抬头看人

书只是工具。

读书,是为了跟人打好交道。

18.如果要进入一个陌生领域,

请忽略掉以上的17条方法,

仔细挑选一本入门书籍,仔细阅读

其实,不管是书,事,人,都要变成自己的修行,把它变成进步路上的阶梯,踏着TA,感谢TA。

最后,怎么说呢,不管你是刷书也好,阅读也好,读书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在读书这件事上,认可的人多,坚持的人少。

希望你是坚持的那一位。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推荐|快速get18条刷书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