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24沈从文印象(四)

    说起民国的家族女性,除了宋氏三姐妹,还有合肥四姐妹。不同在于宋家姐妹爱权和钱,合肥张家姐妹爱才。大姐张元和、二姐张允和、三姐张兆和、小妹张充和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合肥张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书香传世,张家四姐妹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淮军第二号人物。张树声兄弟九人,皆为淮军将领,靠和太平军作战,最终成为和李鸿章一样的大家族。而四姐妹的父亲张冀牖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倡导新式教育,创建乐益女中。其实张家有十个兄弟姐妹,其他几个兄弟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一家人才济济。关于张家的教育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单说三姐张兆和与夫婿沈从文。

    兆和出身名门,大家闺秀,在那个年代,又接受了西方教育。沈从文是一个从小不爱读书的“乡下人”,20岁之前在行伍里混迹,然后离开家乡在北京学习,后得胡适赏识,才得到一个教师的职位,有了稳定的收入。世俗眼光看来如此不相称的两个人,结为伉俪,他们之间到底关系如何?在《从文家书》里,有这样两封有意思的信,可以让后人略窥一点真相。这两封信的时间大约是抗战爆发之后,沈从文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教书,兆和带两个孩子在北京,从文写信要兆和和孩子去昆明一家团聚,因当时路上不太平,一个妇女带两个孩子上路实在不便,所以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我觉得概括的太没劲了,决定引用两封信的部分内容,简直太好玩了。

二哥:得萧三哥转来你八月五日的信...你一定日日盼望我们来吗,在车站接我们...可是我们还安然不懂,要在下月底动身,为时尚有一月,我知道你得到这消息一定很生气,责怪我不要紧,希望你自己莫生气,我要你不生气。”后面是详细解释买什么船票,为什么要这一趟,同行的邓先生如何如何,又讲孩子如何,要带多少书等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在嫁人之后,成为母亲之后,好像自然就成为一个委曲求全的模样。

    这头再看沈从文的信,讲真,从来在其他文字里没有负面情绪的人,在这封信里,那语气,那口吻。还是看原文吧。

三姐:...总不知不觉问到你究竟什么意思,是打算来,打算不来?是要我,是不要我?...你从前说的对我已无所谓,即或是一句牢骚,但事实上你对于上路的态度,却证明真有点无所谓。我所有来信说的话,在你看来都无所谓。...所以我现在同你来商量,你想来,就上路,不愿意来,就说不来(不必说什么理由,我明白理由)。从你信上说准了不来,我心定了,不必老但着一份心...我很想用最公平的态度,最温和的态度,向你说,倘若你真认为我们的共同生活,很委屈了你,对你毫无好处,同在一处只麻烦,无趣味,你无妨住下不懂。倘若你认为过去生活是一种错误,要改正,你有你的前途,同我在一处毁了你的前途,要重造生活,要离开我重新取得另外一份生活...你还有权力去选择你认为是好的生活,你永远是一个自由人。...不要以为我说的是气话,我无理由生你的气。

    后面还有很多若干明显是赌气的话,这不是一个有那么多江湖经验的男人说的话,像是一个少女对情郎说反话来取得对方积极回应的作为。兆和于从文,或许像妈妈,像姐姐,她需要用耐心和容忍去和他去生活。十三岁就离家,看过、听过、经历过若干风雨,但好像没有在他的心里留下一点痕迹。他还有一份赤子之心。都说女人会撒娇,但当一个男人真正爱上一个女人的时候,男的会向女的撒娇。哪怕他是一个大作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180524沈从文印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