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轮介绍(极客时间 rpc实战核心原理)

1、什么是时钟轮?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我们只要找到一种方式,减少额外的扫描操作就行了。比如我的一批定时任务是 5 秒之后执行,我在 4.9 秒之后才开始扫描这批定时任务,这样就大大地节省了 CPU。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时钟轮的机制了。我们先来看下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时钟。


image.png

很熟悉了吧,时钟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针跳动一周之后,也就是跳动 60 个刻度之后,分针跳动 1 次,分针跳动 60 个刻度,时针走动一步。而时钟轮的实现原理就是参考了生活中的时钟跳动的原理


image.png

在时钟轮机制中,有时间槽和时钟轮的概念,时间槽就相当于时钟的刻度,而时钟轮就相当于秒针与分针等跳动的一个周期,我们会将每个任务放到对应的时间槽位上。时钟轮的运行机制和生活中的时钟也是一样的,每隔固定的单位时间,就会从一个时间槽位跳到下一个时间槽位,这就相当于我们的秒针跳动了一次;时钟轮可以分为多层,下一层时钟轮中每个槽位的单位时间是当前时间轮整个周期的时间,这就相当于 1 分钟等于 60 秒钟;当时钟轮将一个周期的所有槽位都跳动完之后,就会从下一层时钟轮中取出一个槽位的任务,重新分布到当前的时钟轮中,当前时钟轮则从第 0 槽位从新开始跳动,这就相当于下一分钟的第 1 秒。为了方便你了解时钟轮的运行机制,我们用一个场景例子来模拟下,一起看下这个场景。假设我们的时钟轮有 10 个槽位,而时钟轮一轮的周期是 1 秒,那么我们每个槽位的单位时间就是 100 毫秒,而下一层时间轮的周期就是 10 秒,每个槽位的单位时间也就是 1 秒,并且当前的时钟轮刚初始化完成,也就是第 0 跳,当前在第 0 个槽位。

image.png

现在我们有 3 个任务,分别是任务 A(90 毫秒之后执行)、任务 B(610 毫秒之后执行)与任务 C(1 秒 610 毫秒之后执行),我们将这 3 个任务添加到时钟轮中,任务 A 被放到第 0 槽位,任务 B 被放到第 6 槽位,任务 C 被放到下一层时间轮的第 1 槽位,如下面这张图所示。

image.png

当任务 A 刚被放到时钟轮,就被即刻执行了,因为它被放到了第 0 槽位,而当前时间轮正好跳到第 0 槽位(实际上还没开始跳动,状态为第 0 跳);600 毫秒之后,时间轮已经进行了 6 跳,当前槽位是第 6 槽位,第 6 槽位所有的任务都被取出执行;1 秒钟之后,当前时钟轮的第 9 跳已经跳完,从新开始了第 0 跳,这时下一层时钟轮从第 0 跳跳到了第 1 跳,将第 1 槽位的任务取出,分布到当前的时钟轮中,这时任务 C 从下一层时钟轮中取出并放到当前时钟轮的第 6 槽位;1 秒 600 毫秒之后,任务 C 被执行。

image.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轮介绍(极客时间 rpc实战核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