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打了孩子怎么办

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但是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喊很多遍充耳不闻,越让他做什么他越是对着干……我实在控制不住,尤其是我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可是,打完之后我心里也特别难受,一方面心疼孩子,一方面也很是责怪自己,另一方面更是害怕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伤害!”

如这位家长担心的一样,打孩子若是处理的不好的确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甚至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点有相应的影响。

如长期受到体罚的孩子,可能会习得这种行为,在平时也会对他人采取攻击的行为,长大后会更容易与人发生肢体的冲突,对他的人际功能产生影响,也会令自己时常处于危险的环境中。题主好,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反馈:

“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但是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喊很多遍充耳不闻,越让他做什么他越是对着干……我实在控制不住,尤其是我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可是,打完之后我心里也特别难受,一方面心疼孩子,一方面也很是责怪自己,另一方面更是害怕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伤害!”

如这位家长担心的一样,打孩子若是处理的不好的确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甚至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特点有相应的影响。

如长期受到体罚的孩子,可能会习得这种行为,在平时也会对他人采取攻击的行为,长大后会更容易与人发生肢体的冲突,对他的人际功能产生影响,也会令自己时常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也曾说过:

“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由此看来,体罚孩子往往是我们掀起了一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猫捉老鼠”般的“谍战行动”!

可以看到体罚孩子既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还会对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其实,新一代的父母们也都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每次在与家长朋友交流时,我示意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的家长们举起手,往往是200人里寥寥有个4、5个人。可见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时气不过打了孩子的情形也是十分普遍的。那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控制我们的出手呢?若是已经出手了,我们又如何去让这顿打更有效呢?

我还是要强调,我们尽可能的不要打2岁以内和6岁以后的孩子。

2岁以前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没有完整的意识。此时的孩子也无法完全理解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同时也很难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罚这么小的孩子只能给孩子带来恐惧、困惑及心理上的伤害。而6岁以后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对自尊的要求非常强烈,并且他们是可以与父母进行良好沟通的。此时的体罚很可能在孩子的心里慢慢积累怨恨。

学会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的行为激起我们的情绪时,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在行为之前说出自己当下的感受。

例如,“当我看到你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时我很不满意!”“当你对奶奶那样说话时我很伤心!”等。

通过这样的描述和表达,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及时了解到我们的情绪,让孩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事物;一方面也可以提醒我们自己当下的状态,帮助我们调试情绪;再一方面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模板,让孩子也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尝试让孩子承担应有的后果来替代体罚。

例如,当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果汁。我们可以把这麻烦的结果交给孩子来处理。

1、果汁打翻了就没得喝了。

2、搞脏的地板、桌子需要孩子自己打扫干净。

这样的用意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处理错误的方法,并且不会惧怕犯错;一方面让孩子体会到承担责任是做人、做事的标准;再一方面是可以促使孩子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明确要求,达成共识。

例如,孩子总是吵着出去玩。我们可以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在吃完晚饭,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才可以去玩。那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沟通并确定。

“如果8点前吃完饭并写完作业就可以下去玩,但要在9点前回家洗澡睡觉。”明确的表达要求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准确的收到信息。共同的商定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同时也赋予他承担管理自己的义务。并促使他养成遵守规则和承诺的良好习惯。

保护孩子的自尊,就事论事。

当真的出现不得不打,不得不批评的情况时。我们仍然要适当控制我们的情绪,尽可能选择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教育孩子。

同时批评时尽可能避免“你真不听话!”“你怎么那么笨!”“太不懂事了!”等笼统的完全否定的语言,而是尽可能停留在事实的描述上。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以确保孩子自我的良好发展和形成。另一方面让孩子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父母为什么会生气,自己下次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下陷入“我是一个坏孩子!”的漩涡中。

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一旦已经打了,已经批评了,我们就需要做好善后工作,将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若孩子伤心、难过、哭泣,我们需要陪伴在他们身边。抱抱他们,等待他们情绪的平复。最要命的是有些父母大喊“不许哭,闭嘴!”。孩子受了伤害还不让哭,不让发泄出来是非常残忍的行为,会导致孩子的自我压抑。

2、我们需要主动向孩子道歉。“对不起,妈妈刚才的沟通方式是不对的,吓着你了,妈妈也很心疼,妈妈错了!”让孩子知道我们也很难过。同时,让孩子学会承认错误和主动沟通的行为。

3、要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他们的。“宝贝,妈妈永远都爱你,虽然妈妈有时候表现的不好!”。让孩子降低被抛弃感和不安全感。

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深刻体会到就算我们做足功课,我们也很难成为100分的父母。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不需要成为100分的父母,我们只需要做到足够好的父母就可以了,也许是60分,也许是70分。要知道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走向更加复杂的环境,他们需要一定的磨难和挫折,需要学会一些自我调整的能力。

所以,让我们的焦虑降低一点吧?相信我们的孩子拥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忍不住打了孩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