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生老病死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被视为长寿代表的神龟尚且有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何况生年难满百岁的人类呢?
一首诗,略可窥见曹操似乎比任何人都看得开生死的问题。
垂垂老矣之人,纵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万丈豪情,那也只能是一颗心,而不能是力。
“力不从心”是生物科学,不以人为的意志而改变。
人的寿数已然天定,未竟之业,谁来继承?对曹操来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封曹丕为魏国世子,正式指定了他死后的继承人。三年后,公元220年,曹操与世长辞,终年65岁。
曹丕不负曹操所望,继任丞相、魏王,逼迫汉献帝,受禅登基,建立了魏朝。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简直就是666,厉害了我的丕哥哥……
话题回到曹丕当选魏国世子的那一年,公元217年。
曹丕在得知自己成为魏王继承人的那一刻简直欣喜若狂,他搂住当时正在他身边的侍中辛毗(pí)的脖子,忘情地说:“辛君,您知道我此时有多高兴吗?”
曹丕是否激动地亲了辛毗一口也未可知,总之辛毗感到十分地惊愕。
【三国志注,引世语记:初文帝与陈思王争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
曹丕一直以来的苦心煎熬、委屈压抑,在那一瞬间得到了尽情地释放。
对曹丕来说那段争夺王储的日子实在是太煎熬了。
辛毗的女儿辛宪英,得知曹丕欣喜忘情的失态之举后,颇为不屑和鄙夷,以至于横加指责。说曹丕作为储君,代行王事,一没有心忧天下的忧戚之心,二没有储君的威仪之态,欣喜之状,惺惺作态似女子小儿,实在没有守成之主的气度。并据此断言大魏国祚将不会长久。
辛宪英此番见识不得不说颇具男儿豪气,然而处闺阁之优的她又哪里会懂得,当事人在争夺王储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呢?
依我看来,曹丕当时欣喜若狂的孩童之态不仅情有可原,而且非常可爱。
诸君试想,当日诸位还是莘莘学子的时候,高考结束的那一刻,撕纸抛书的情景还曾记否?亦或诸君驾考科目二通过的那一刻,激动之心还曾记否?
彼时彼刻分过什么男儿女子?此刻嘲笑曹丕者,宜当换位思考,审视下自己。
饰情于众者,可视为有礼,亦可视为虚伪。人人可伪一时,孰可伪一世?偶尔有纵情释真之举,难道不应该被原谅吗?怎么就不能被视为招人欢笑的可爱之举呢?
曹丕的来之不易,对曹操来说又何尝是一件轻松的事。立国之嗣,自当慎之又慎。稍有不慎,轻则骨肉相残,遭宫墙之乱;重则丧身殒命,有社稷之危。
作为决策之人可当儿戏乎?曹操身上的压力与曹丕比起来其实一点也不小。
立储之议的公然提出是在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的213年。在此之前曹操一直在密访咨询几个心腹大臣的意见,国本大事,容不得他有半点的松懈和麻痹大意。
原本正顺利进行着的,紧张而又秘密的咨议计划,被一个有精神洁癖的儒学书呆子给彻底打乱。
这个书呆子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重要帮手尚书崔琰。
接到曹操的秘密咨议函后,崔琰感到十分的好笑。心说果然没有愚蠢的答案,只有愚蠢的问题。依照儒家的春秋大义,宗室礼法,肯定是嫡长子继承制啊,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嘛,这难道还有什么需要疑问的吗。
怎么英明一世的曹丞相也会犯糊涂呢,秘密地搞这些多余的小动作,真是不够光明磊落,小人行径,无耻!
崔琰此时似乎并没有明白曹操的真正意图,也许他明白了,想要走讪君卖直的险招也不好说。
总之耿直的崔琰并没有苟合曹操的秘密行动。本该以密函的形式呈对曹操的咨议问题,被崔琰暴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下。崔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陈词!
“春秋大义!立子以长是为定法,怎么能因为贤能的原由而轻易改立他人呢?何况曹丕这孩子不仅是嫡长子,也很有才能啊,仁孝聪明,哪一点不好?依我看曹丕最适合承继正统!丞相您同不同意我不管,反正我会以死捍卫曹丕继承王位的正当权利!”
【《三国志》记: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於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哎呦,我嘞个去!曹操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气呀,简直是火冒三丈!差点没被气炸喽。
心说你这个愣头青、二傻子,老子费劲苦心搞得这么一个闭卷摸底测试,让你活生生给整成了开卷考试,我还没发飙呢,你倒有理了?还在朝堂之上振振有词,叭叭地说个没完,信不信我弄死你!
但是曹操终究还是强行压住了心中的怒火,此时他早已经被岁月世事磨炼成了一位出色而又成熟的政治家,再也不是曾经的曹阎王了。
近60岁的人了,历经几番风雨洗练,可以说完全能做到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
曹操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说:“可叹!可叹!崔尚书真是光明敞亮、公允公正啊!”
曹操这么说也不完全是虚伪,因为崔琰除了担任尚书外还有一个身份,曹植是他亲哥哥的女婿。崔琰能够不顾亲戚关系,维护礼法大义,舍弃曹植而力挺曹丕,也算是一身浩然正气。
崔琰终究没能逃过曹操的魔掌,公元216年被曹操下令赐死,至今真正的死因仍是一团谜案。崔琰之死和本次的公然议储不能说半点关系没有。
考题既然已经泄露,闭卷变成了开卷,人人都知道了曹操的择储标准是“贤才为上,不问齿序。”那么曹操心目中的考生都会有谁呢?
曹操一生25个儿子。史书中正式提到和王储可能沾边的儿子主要有5个。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
我们先来解释曹操的择储标准为什么是贤才,而不是遵照嫡长子继承制中的嫡庶长幼顺序。
第一点,曹操曾在《述志令》中曾说:“性本不信天命。”就是说他根本不相信君权神授,皇帝是上天的儿子那一套,那些全是儒家编来骗人,利于统治者的鬼话。
一个天生连天命都不信的人,你让他遵守礼法,那不是开玩笑吗?
第二点,曹操戎马生涯中,一直坚持着用人唯才的基本原则。几次招贤令中都特意强调了这一点,甚至到了唯才是举不问道德的地步。
第三点,曹操考虑问题,基本全是从政治利益、经济实惠出发,一般不会受感情所动。从对张绣、贾诩的任用上可见一斑。
张绣、贾诩那可是杀了他的儿子、侄子、爱将的人。曹操在任用他们的时候依然能够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这种宽阔如海的政治家胸怀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近有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远有项羽怀怨杀义帝,当世亦有刘备伐吴祭关羽的实例,全可作对比来看。
当然这里不是说曹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冷血人物,而是说曹操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他很有感情,但是绝不会受到感情、情绪影响而冲动做事。
第四点,曹操曾在跟孙权的交手中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感慨孙权有才干,所以才能继承父兄基业把东吴治理的这么好。
早期在曹冲年幼的时候,因为绝顶聪明、仁爱达识,“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后来曹冲在13岁的时候夭折,曹操十分伤心,对前来安慰他的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可见曹操以贤才择储的观念根深蒂固,一贯而终。
以上已经说明了曹操的择储标准,既然是选任贤才,曹昂早死,曹冲夭折不提,那应该是以文见称的曹植或者以武为长的曹彰胜出才对,怎么最终会是曹丕胜出呢?
这里不得不说曹操看重的才是什么才能。是文、是武、是政治、还是军事?
曹操其实最为重视的是政治才能。曹操称王以后,有人劝说他称帝,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言外之意是他觉得称帝并不成熟,他要为儿子打好篡汉自立的基础。
以此来看要继承曹操王位的人只能是一个有政治野心,政治手腕的人。在这点上曹彰和曹植的性格都不符合,只有曹丕符合。
曹彰一个赳赳武夫,恃力为勇,没什么政治头脑,第一轮就被淘汰。
曹植的优点是文采斐然,史书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是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反观曹丕,拉拢大臣,迷惑曹植,贿赂后宫,用尽了政治手腕,虽然说虚伪钻营,然而恰恰是曹操所要求的政治能力的体现。
简单说就是曹丕这种左右逢源的性格能够搞定曹操心中篡汉自立的大事,而曹植这种任性洒脱的性格搞不定。
“文帝(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遂定为嗣。”
三个儿子的以上表现,曹操其实心里都很明白,知子莫若父,何况曹操是一个不容易被迷惑的人。
在贾诩、崔琰、毛阶他们用刘表、袁绍废长立幼的惨痛教训屡次提点曹操的时候,曹操对继承人其实早就已经意有所属,这个人就是曹丕。他只不过想要知道他身边的这些股肱重臣们内心到底是支持谁罢了。
曹操可不是刘表、袁绍那样的昏庸之主,他明鉴的很,他要为他的儿子们扫清障碍,无论是秘密咨议,还是公然议储,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对儿子们的考试,其实也是对大臣们的一次大考。
曹操最终杀了那些他认为在他死后可能引发儿子们骨肉相残的大臣,从杨修之死略可窥见一斑。
这也正是曹操异于常君,高于其他人主一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