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心对月明——《万里归途》中的温暖元素

来自网络

《万里归途》是一部关于撤侨的影片,与其他撤侨电影一样,都是宏大主题。但相较于其他同主题的电影,我比较喜欢这部。电影还在热映中,我已完成了二刷。喜欢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电影里融入的那些的文艺元素,让人觉得温暖又感动。

《星星点灯》

“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做梦的少年/不知道天多高不知道海多远/却发誓要带着你远走到海角天边……”

在黄沙漫天的茫茫大漠,努米亚司机瓦迪亚开着一辆破旧越野车,中国驻努米亚大使馆外交官宗大伟和外交部新人成朗坐在车上,在他们前往塞布拉塔撤侨的路上,影片里忽然响起了这首郑智化的《星星点灯》,似乎是车内音乐,又似乎是电影插曲,恰到好处地为他们的撤侨行动渲染了一种激奋的气氛,增添了一种豪壮感。

这首歌,是九十年代的歌,这首歌流行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在电影里听到这首歌,有种怀旧的感觉,很温暖。

来自网络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在1915年与好友许幻园分别时写的,说是歌词,更像是一首诗。这首歌还曾作为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朴树曾经唱得泪流满面。

在《万里归途》中,在塞布拉塔前往迪拉特的途中,宗大伟和白婳去寻找擅自行动的刘明辉等人,成朗带领其他侨胞继续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已行走,那天晚上,天上没有星星,筋皮力尽的他们围着微弱的火光休息,医生钟冉冉轻轻哼唱起“长亭外,古道边……”

死寂的夜,艰难的归途,歌声就像这暗夜的灯火,微弱但温暖,让人的心冉冉升起一缕希望。

平安符

一个上面写着阿文的平安符,是外交官章宁坐在车上从一个努米亚小孩手中买的,然后他把平安符给了原本第二要回国的宗大伟,让宗给即将出生的孩子。

没料到刚送出这个平安符,章宁就中了流弹身亡,宗大伟放弃了回国的机会,留下来代替章宁去完成撤侨任务。

在宗大伟带着一百多名侨胞经过努米亚最后一道边境时,叛军穆夫塔带着部队来阻止,不让章宁与白婳收养的努米亚女儿法提玛离开。这时,宗大伟掏出了这个平安符,给法提玛戴上,所有的侨胞都站起来,用身体护住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有爱就有归途,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法提玛和大家一起顺利离开了战乱中的努米亚,回到了中国。

这个平安符,代表着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也是宗大伟仁爱之心的写照。当他把平安符戴到法提玛脖子上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慈父的形象,一个温暖的胸怀。

来自网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去给侨胞搜寻药物的宗大伟,在努米亚被战火洗劫的废墟上捡到了一本残破的《一千零一夜》,他带回送给法提玛。当法提玛担心妈妈会死的时候,宗大伟悄悄地告诉她:“只要你一直讲故事,我们就会一直陪着你。”

在漫漫归途中,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法提玛用稚嫩清澈的童音断断续续地讲着辛巴达的故事,在遇到穆夫塔叛军千钧一发之时,小姑娘念故事的声音也在耳边响起。

《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的故事扣人心弦,仿佛与宗大伟他们在归途中所遇到的磨难重叠在一起。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交融,增添了电影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千零一夜》故事是许多人温暖的童年记忆,在电影中得以重温。

倒贴的“福”字

漫漫长路,终有归途。归来时,已万家灯火。

当所有的在努侨胞回到祖国的怀抱,正是万家灯火的新春佳节。

宗大伟回到家门口,听到外面的礼花声响,仍心有余悸,感觉像是炮声。

当他回到家,家中的父母亲人欢聚一堂,妻子抱着孩子,亲人们见到他都十分惊喜,他接过未曾谋面的孩子,拥抱妻子,百感交集。

这时候他家的门轻轻阖上,上面贴着一个红色的倒“福”,这个中国元素的“福”字让人有种生在华夏的感动和幸福。

看完电影,仿佛也同片中人一起经历了在海外的九死一生,看到这个“福”字,才有了一种家的踏实安稳。

这些文艺元素,是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尽管电影里硝烟弥漫,战争的残酷让人内心沉痛,但有了这些元素,让这部电影不失温暖与诗意。

在宗大伟和边境官哈桑告别的时候,他对哈桑说:“这个世界会好的,活下去,直到这个世界变好。”尽管哈桑没能活着看到这个世界变好,令人意难平,但相信正如宗大伟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会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里归心对月明——《万里归途》中的温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