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谈美国】斯蒂芬·沃尔夫:将互联网推向世界

斯蒂芬·沃尔夫的访谈可谓一波三折。7月18日,我们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访谈邀请,信中说过去与中国教育网(CERNET)和中国科技网(CSTNET)的携手中,与胡启恒、吴建平和李星等同行合作得非常愉快,很愿意参与我们的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

方兴东与斯蒂芬·沃尔夫

但是,后来确定具体访谈时间,就失去了音讯。我们抵达硅谷也发了邮件,抵达华盛顿又发了邮件,都石沉大海似的。

斯蒂芬·沃尔夫对我们这次访谈来说,还挺关键。这次访谈大约20人左右,包括了最核心的四个互联网之父,也包括了网络安全和治理、人工智能等特定关键领域的重要专家。而斯蒂芬·沃尔夫从1986年开始掌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网络部门,领导了互联网从早期国防部主导转向了NSF主导,开始广泛联接全美超级计算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推动互联网走向全球,并且推动商业化。

到他1994年离开这个岗位,互联网商业化浪潮已经如火如荼,势不可挡。所以,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的8年时间里,斯蒂芬·沃尔夫个人扮演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人无法替代了。

这次美国访谈,虽然我们只是走访一部分互联网英雄,但是,从早期的4个互联网之父,到最新的网络治理和人工智能专家,有了斯蒂芬·沃尔夫,就可以基本形成了互联网历史的初步完整的时间线。如果少了他,无疑出现了很大的断层。所以,我们内心的着急可想而知。

访谈进入最后几天,我们以为采访无望了,不想柳暗花明。2017年8月9日上午,我们在白宫WeWork的办公室访谈克林顿与戈尔执政期间的互联网政策操盘手Michael Nelson,他与斯蒂芬·沃尔夫刚好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他也说起了斯蒂芬·沃尔夫。

我们就说了“失联”的情况,他马上拿起电话拨打,电话没有人,就留了言,结果当天晚上,我们就接到了沃尔夫的邮件,他答应在我们最后一天接受访谈。而且,为了照顾我们的时间,他说他将来我们的宾馆接受采访。

2017年8月11日,是我们最繁忙的一天,这一天要安排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口述历史。第二个口述是CSIS的James Lewis,大致要5点结束。而斯蒂芬·沃尔夫约的时间是6点。这一个小时基本足够我们拎着设备从CSIS回到我们的宾馆。这样,我们马不停蹄往回赶,抵达大堂,大约5:30。

斯蒂芬·沃尔夫

我看到一位老先生坐在大堂一角,马上和钟布说:“是不是斯蒂芬·沃尔夫到了?”钟布一看,果然是他,提前到了。

钟布帮他要一杯咖啡,我们就先上楼布置拍摄设备。宾馆的房间里光线自然不够理想,但是,轻松自在。之前,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包括维基百科词条,都没有斯蒂芬·沃尔夫具体的生日,所以也不知道他究竟多大年龄。一聊起来,才知道他出生于1932年。也就是说,今年他已经85岁的高龄了。我们大呼惭愧,早知道怎么能让一位85岁的互联网之父,自己打车到宾馆来接受我们的访谈呢。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除了他个人成长历程,访谈的重点在他担任NSF网络部门主任的故事,全美骨干网的建立和推广,全球学术界的联网过程,1988年《高性能计算机法案》的故事,包括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各个国家联网的故事,当然重点也问了中国互联网接入的过程和故事。

第二天,斯蒂芬·沃尔夫还给我们发了一封邮件,罗列了他访谈中提到的几个人名,以及他觉得当时没有提及而应该提及的另外几个人。如此严谨认真,让我们格外感动。斯蒂芬·沃尔夫还告诉我们,他现在还每天工作8小时,还没有退休的念头的。这些老前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斯蒂芬·沃尔夫还还给我们留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那就是中国互联网的接入问题。为什么从1987年第一封电子邮件到1994年正式接入,耗费了漫长的将近7年时间?最重要的说法是政治障碍,有报道称:“1987年,Steven Wolff的确给了Lawrence Landweber许可,允许给中国开放电子邮件连接。但第二天,他们就得到白宫通知,宣布这个许可无效。”

但是,根据斯蒂芬·沃尔夫的叙述,那时候全球各国互联网的接入都是科学界自发完成的。

1、不需要任何政府部门的手续和审批就可以接入;

2、并不存在需要美国政府认可或者批准的程序;

3、不需要美国一方任何技术设置或者批准通过的技术操作;

4、并没有部分功能和全功能之分。

根据上述说法,那么从1987-1994年中国互联网接入的历史问题值得重新深入研究,进一步梳理出真实的历史进程。尊重史实,客观公正,希望能有新发现。当然,这就需要做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挖掘工作,不知道有谁对此有特别的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课题组。这个事情就少不了继续麻烦斯蒂芬·沃尔夫了。

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采访斯蒂芬·沃尔夫

推动互联网由政府项目向全球商用的转变

斯蒂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互联网创始人之一,Internet2首席科学家,董事会成员,研究部临时副总裁、CTO。ISOC 先驱成员,2002年获互联网协会的乔纳森服务奖,2013年,入选互联网名人堂。

1957年,沃尔夫在斯沃斯莫尔学院获得了电气工程的学士学位,1961年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电气工程博士,他在1962年进入帝国理工学院。

1986到1994沃尔夫担任了NSF 司司长,在NSF,沃尔夫负责支持基础研究的网络和通信、 国家、 区域、 发展和校园 R & E 网络基础设施中 NSFNET,和 R & E 网络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协调。

1995年到2011年沃尔夫成为cisco 系统技术经理,负责赠款和合同支持学术研究全球范围内,并发展与育在美国和国外的非销售关系。

从2014年到2017年 沃尔夫担任Internet2 首席科学家。负责监督发展的一个新的全面研究支持程序,构建与 Internet2 技术和服务的长期战略。

斯蒂芬·沃尔夫是“互联网之父”的其中之一。他把互联网从一个政府项目变成了事实证明对其他领域具有学术和商业利益的东西。沃尔夫发现了互联网的极大潜力,并意识到互联网可能对商业和学术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十四年的时间,沃尔夫一直担任美国陆军的通信和技术研究员。在为军队工作的时候时,沃尔夫在20世纪80年代初把UNIX操作系统引入陆军实验室。在为军队工作的同时,沃尔夫管理了一个研究小组,并参与了互联网的主要技术先驱——阿帕网的发展。

1986年,沃尔夫成为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和通信研究和基础设施司司长,他管理了nsfnet项目,其中包括美国的国家骨干网,即互联的NSF赞助的超级计算中心、区域研究和教育网络、联邦机构网络以及国际研究和教育网络。

五个超级计算中心位于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匹兹堡大学。沃尔夫还通过使用赠款,将国家的大学与连接到主干网的区域网络连接起来,为学术界提供了普遍连接。nsfnet与互联网络兼容,最终取代了阿帕网网络。

沃尔夫还曾构想了千兆试验台,这是一个联合国家科学基金会-DARPA项目,旨在证明在千兆速度的IP联网的可行性。

1994年,沃尔夫离开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入了思科,他帮助了第二代互联网和阿比林网络等项目。沃尔夫在思科的职业生涯开始时是作为业务发展经理提出学术研究和技术倡议计划。在那里,沃尔夫帮助了大学研究项目( urp),该大学为学术研究候选人提供资助,以进一步建立网络技术。2011年3月31日,他被任命为第二代互联网的临时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全球访谈影响互联网最关键的500个人物,总结第一个50年,面向下一个50年。期待你的大力支持!

推荐访谈人、资源合作等支持请联系我们E-mail: [email protected]

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内容博客中国独家发布,欢迎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谈美国】斯蒂芬·沃尔夫:将互联网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