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

2021.2.5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人格魅力》(解读论语第340天)

日经第677篇(阳货第十七)

经典原文: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从孔子说的这个差异中,我们去细细的体会,今人跟古人的差距。

古人是指三代之人,比夏商周乃至更早,是指尧舜禹汤那个时代的人,那时候的人,心地纯朴、厚道。

到了春秋时期,人心已经变得诡诈,变得虚伪,不再像古人那样正直厚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很感叹。

孔子距我们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年,那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再读读孔子这段话,是不是更加感慨万千。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言语乃祸福之门,所以,时刻要善护念。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有个老师,遇到灾难的时候,他自己先跑出来了,不顾孩子。

然后还在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就应该先顾自己,不能去救学生,甚至大言不惭的说母亲都不能够去救。

这样做就是没有道德底线,话讲出来之后,肯定会影响别人,对社会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响。

所以,没有敬畏就没有开始,没有悲悯就没有入门。我们时刻觉察自己,有没有恭敬心。

正面管教里面不是说到孩子叛逆吗,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父亲母亲对长辈的一些尊重,所以他们也学不到恭敬。

所以,言传身教,言教不如身教,你说再多,不如自己做一下给孩子看。

为什么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呢,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示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曾经有一个和尚,高僧大德,每天讲经说法。

有一个信众天天来听,听得很认真,学得很恭敬,很有诚敬心。

师父看在眼里,故意折磨他。

看到他来,就叫人把他轰出去或打出去,不让他进讲堂。结果他就蹲在讲堂外面的窗口底下听。

其实,师父是在磨他的性子,磨他的戾气,磨他的傲气……

如果这些烦恼习气不磨掉,那就不是法器,他就装不了法,听法都变成听知识、皮毛,不能得到精髓。

磨了他好几年,最后高僧要准备圆寂了,在圆寂之前要传法,对众人说把门外蹲在窗口底下的人带进来,要把法传给他。

大家适才恍然大悟,原来师父这么多年折磨他,是因为看中了他。

看中了还得考验他,如果他禁受不起这个考验,那就算了,走了就走了,他也就得不到法,只有经过历炼的人,这功夫和境界才是真实的。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战国末期汉朝初年,留侯张良辅佐刘邦建立帝业。

据说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告诉张良要学习兵法,将来可以创立大业。

在此之前老人就考验他,他坐在桥头,把那鞋子脱到水里头,叫张良下去捡。

张良看到是老人,帮他捡了,捡来之后,老人说你给我穿上,张良心里有点不平,给你捡上了还要我帮你穿?!转念一想,他是老人家,不要跟他太过在乎,给他穿上了。

结果老人家又把鞋子脱到水里面去,叫张良再捡一遍再穿一遍,几次三番才算满意。

然后这老人家就告诉张良说:我可以传你兵法,你明天早上来。

结果第二天张良就很早爬起来,提前赶到桥头,发现老人已经在那,比他还早,老人说你回去,明早再来。

张良第二天干脆晚上不睡觉,连夜就蹲在桥头,直到那个约定的时辰,老人家来了,这时候才传给他姜太公的兵法。然后告诉张良说:年轻人不要急躁,要懂得忍辱。

遇突发事件,不惊不慌;无故的侮辱,也不会发怒,这才是天下大勇之人。

有学历不代表有能力,这个社会不缺有学历的人,缺的是有学习力的人。老人家注重的是张良个人的品德修养,因为有如此才能做大事,至于传授兵法,那在其次。

做不成事情不要紧,别把人格丢了,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这很正常,可是,如果把人格都丢了,那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