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太尉杨彪与袁术结为儿女亲家,曹操对此非常不满,诬陷杨彪妄图废立将其下狱,并交由许令满宠审讯。
孔融和荀彧都叮嘱满宠:“你只管审问,但是请不要用刑。”
满宠没有理会,仍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
几天后,向曹操汇报说:“我已经严刑拷打了杨彪,但是并没有得到什么证据。杨彪非常有名气,如果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治罪,必然会召来百姓的非议。这也是领导应该注意的地方。”
曹操当天就将杨彪无罪释放了。
开始的时候,荀彧和孔融听说满宠对杨彪严刑拷打都非常的生气,直到杨彪被无罪释放,才明白满宠的用意,反而更加重视满宠了。
郭元振被任命为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
西突厥的首领乌质勒的部落非常强盛,打算和唐朝廷议和。
郭元振就请乌质勒到牙帐商议此事。
当天下了雨加雪,郭元振站着不动,一直到下午,特别的冷。
乌质勒年龄大了,再加上多次行礼,最终被冻坏了。
会谈结束以后就病死了。
乌质勒的儿子婆葛认为是郭元振用计谋谋杀了他的父亲,打算引兵袭击郭元振。
郭元振的副手解琬就劝郭元振趁夜逃跑。
郭元振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就在兵营里安睡。
第二天,郭元振穿着一身素服前去吊唁乌质勒,哭泣的非常伤心。
一连在婆葛处呆了十数日,帮助婆葛办理丧事。
婆葛被感动了,就派遣使者进献了五千匹马,二百匹骆驼,十余万头牛羊。
[评译文]
满宠严刑拷问杨彪,是为给予杨彪活命的机会;郭元振站着与乌质勒商议大事,是想引他病发而死。这些都是隐而不见的内情。
孔融、荀彧由不谅解满宠转而感激、礼遇,是由于日后了解实情;葛婆由率军包围郭元振转而感动、臣服,是因不了解实情。
然而即使聪明如曹操者,尚且看不透满宠的心意,更何况是平庸的解琬,又如何能识破郭元振的心意呢?
原文
太尉杨彪与袁术婚,曹操恶之,欲诬以图废立,收彪下狱,使许令满宠按之。
将作大匠孔融与荀彧嘱宠曰:“但受词,勿加考掠。”[边批:惜客误客,书生之见。]
宠不报,考讯如法。
数日,见操言曰:“杨彪考讯无他词。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白,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
操于是即日赦出彪。
初,彧与融闻宠考掠彪,皆大怒。及因是得出,乃反善宠。
郭元振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
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强盛,款塞欲和。
元振即其牙帐与之计事。会天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
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冻。
会罢,即死。
其子婆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来袭。副使解琬劝元振夜遁。元振不从,坚卧营中。[边批:畏其袭者决不敢杀,敢杀则必有对之矣。]明日,素服往吊,赠礼哭之甚哀,[边批:奸甚。]留数十日,为助丧事。婆葛感悦,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评]
考掠也,而反以活之;立语也,而乃以杀之;其情隐矣。怒我者,转而善我,知其情故也;欲袭我者,转而感悦我,不知其情故也。
虽然,多智如曹公,亦不知宠之情,况庸才如解琬,而能知元振乎?
补
太尉杨彪,东汉大臣,杨修的亲爹。虽然位高,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处,早早的就称病退隐了。
袁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袁绍的异母弟弟。他是最早称帝的群雄,然而称帝后让其众叛亲离,最后兵败,病死。
满宠,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曾力劝曹仁坚守樊城,算是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将作大匠,古代官名,东汉的将作大匠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工部尚书”。
孔融,东汉末年官员,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不过有一说一,他就属于“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那种,知名键盘侠,最后被曹操杀害了。
荀彧(yu,四声,遇),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的首席功臣。据说荀彧是个非常非常帅的人,而且身上还有香气。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短板,真气人。
郭元振,即郭振,字元振,以字行于世,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出将入相,封代国公。他协助唐玄宗肃清了太平公主集团。
左骁卫将军,唐朝时期的高级将领,隶属于禁卫。
安西大都护,安西都护府最高长官。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西域”的部分地区。
感
这两个故事好像都不挨着啊。
满宠可以说是曹操手下非常重要的异姓将领,曾经劝说曹仁坚守樊城,这点可以说是力挽狂澜。
后一段郭元振计杀敌酋,又亲自前去吊孝,简直就是孔明哭公瑾,碾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