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抑郁了(4)】——抑郁成因

【我抑郁了(4)】——抑郁成因

图片发自App

多少次的想,多少次的问,多少次的迷罔在今生。百思不得其姐,我咋不知觉中就自启为抑郁模式呢?

这是很多人的迷惑!

西方心理学家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研究人的心理,对心理的发生机制没有形成一致的科学结论,对情绪是如何发生的尚处于探索和迷茫阶段,它们并不清楚情绪是怎么来的,同样作为负性情绪之一的抑郁也未有科学的认知。

生物学派认为人脑缺少了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让人对世界的反应变慢,导致人的抑郁。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则认为抑郁了,才导致上述神经递质的缺少,因此它是结果,不是原因。

行为主义者认为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刺激,也就是重大的压力事件,精神分析师认为未被承认的潜意识和过往原生家庭的创作体验,是被试者今天抑郁的原因。而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则认为它们只是外因。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人对世界或事理的认知偏离或曲解,是负性情绪发生的中介变量,即事件通过认知起作用。已经发生不如意的情形,通过不能够正确理解和看待,而发生郁闷和抑郁。而内因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心理的内涵,认知和情绪同属于心理的两方面,犹如左手和右手,并非因果关系,它们同是行为或德行对道和势做了不同功用的结果。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世界是由道、德、物、势构成,而不只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说明掌握了道和势(执大象),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天下往)。

儒家《礼记》认为,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说明女人和小人才更容易抑郁。而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认为影响人的关键要素不是经历,也不是本能,而是模式,也就是德与道和势的适配度。

内因心理学创始人管奎令在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认为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物(物质),也不是社会刺激或不良事件,也不是认为认知偏离,而是在教养和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德行,与事情的发展趋势及门道之间错位,令参历者做了甚至是重复地做了无用功,导致自己的意志外化不出去,外部发生的情况内化不进来(接受不了),形成路径堵塞,也就是不通,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痛则不通)。

管奎令认为,抑郁作为负性情绪的一种,它针对的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损失或失意,选择和控制模式(西方心理学所说的反应,古人称德或德行)是拒绝和对抗,拒绝和对抗损失和失意的结果就是自责、愤怒和内攻击,这就是抑郁。此乃内因心理学认为的抑郁的发生机制。解决之道是受用磨难。当然,这只是抑郁生成的核心要点,具体在目标设定和做事方法上,还有更多奥妙,在此因篇幅原因不展开论述了。

内因心理学研究心理和抑郁,注意力从社会、生物和心理层面,转化到德、道和势,以及德与道和势的适配层级上。适配或合一,则快乐和幸福;错位或相悖,则烦恼和障碍。这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心理学从外因转向内因的研究通路。比单一的决定论、本能论或自由意志论更具整体性,更能提示情绪和认知的发生奥秘。


关于抑郁症成因的理论可以说是非常复杂:

1. 基因

近些年来,研究者认为单个基因位点并不能全面揭示抑郁产生的遗传机制。分子遗传学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不仅定位了多种与抑郁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还发现了多种候选基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抑郁的发生发展。

研究最为丰富的是5-羟色胺系统基因(如 5-HTTLPR, serotonin transporter-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 5-羟色胺转运体关联的多态性位点)、多巴胺系统基因(如DRD2, dopamine D2 receptor, 多巴胺 D2 型 受体)及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如 BDNF,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的关联。

相关候选基因可以通过降解(如 MAOA、COMT)和转运(如 5-HTTLPR)功能调节突触间隙中 5-羟色 胺或多巴胺的水平, 也可以改变脑内受体数量 (如 DRD2 基因)调节信号传导, 进而影响个体抑郁水平。

2. 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抑郁症病人与正常控制组相比在 MRI 中表现出“边缘皮质” 通路的损伤, 具体表现为抑郁症病人在杏仁核, 右侧旁扣带回具有更小的灰质体积,通过右侧顶叶区域的白质纤维完整性降低;抑郁症病人在左侧海马旁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额中回表现出明显的比率低频振幅的下降,在左侧枕中皮层,右侧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表现出局部一致性的上升(相关的结果非常丰富不再细说~)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抑郁模型动物或抑郁症病人下丘脑异常的大量证据,诸如下丘脑体积及神经元 数目的改变,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改变,下丘脑相关激素、受体及其基因、神经肽的改变, 下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联系的改变等等(当然,这些结果更多的是来自动物实验,并不能直接全部套用于人类身上)。

3. 细胞因子假说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很多都发现抑郁症病人常常伴有免疫异常。1999 年 Maes 提出了“抑郁症的炎性应答系统模型”(inflammatory response model of depression),认为抑郁症与炎性应答系统的激活有关,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外周免疫激活通过释放前炎性细胞因子导致与抑郁症相关的各种行为,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化改变。这种假说也被表述为“抑郁症的巨噬细胞理论”和“抑郁症的细胞因子解说”。

细胞因子诱导抑郁症可能的机制有脑-5-羟色胺系统功能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事实上,很多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不仅仅在抑郁症,还在一些其他的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


4. 进化方面的解释

《心理学评论》中的一篇文章提到,抑郁事实上是一种适应,一种既带来代价,同时也带来好处的思维状态。

抑郁之所以是适应,而不是适应不良,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大脑中有与5-羟色胺相关的5HT1A受体。研究发现,没有这种受体的啮齿类动物,在面对压力时较少出现抑郁的症状。这暗示着这种受体可能是促发抑郁症的原因。

科学家比较了鼠类与人类5HT1A受体的功能部位,发现存在99%的相似性,暗示着这种受体是通过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也就是说,这种“开启”抑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一个进化的意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抑郁不是一个问题。我们都了解,患有抑郁症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他们不能聚焦于工作,会将自己与社会相隔离,每日昏睡,了无生气。所以,抑郁的有用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1) 抑郁的人常常会仔细思考自己的问题,这些想法被称为思维反刍(ruminations)。这些想法非常持久,抑郁的人很难去想其他的东西。很多研究发现这种思考方式是一种高度分析型的方式( highly analytical),它使个体聚焦于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细小的成分,一次只考虑一部分。

而这种分析型的思考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举个例子,当你面对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时,出现抑郁情绪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反应,会帮助你分析题目,最终得到答案。研究也发现,在进行智力测试时,遇到复杂的题目,出现更多抑郁情绪的被试,最终得分会更高。

(2)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处于抑郁情绪的个体更擅长解决社会两难处境。我们来试想一个情景,一位已经有孩子的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卷入一段婚外情当中,妻子最佳的解决策略是无视、强迫丈夫在自己和情人之间做出选择还是其他呢?实验室的研究发现,抑郁的个体在解决这些两难问题时,能够更好的分析不同选择的得失利弊,做出更优的选择。

根据精神痛苦假说(psychic pain),抑郁与身体上的疼痛有点类似,它可以告诉个体当前的情境(例如失去了至亲的朋友)对生物适应性有威胁,促使个体学会在将来避免类似的情境。

社会风险假说基于对人类相互关系的分析 , 认为人类相互关系存在两个维度, 即支配(社会竞争)关系及共享(相互依靠)关系。前者,个体承受着被羞辱、被欺诈、 失败的风险;后者,个体承受着被忽视、疏远、拒绝的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将导致个体被拒之门外, 被逐出原来所属的社会性团体。

而抑郁作为一种古老的防卫性生物心理反应,可以抵御这些风险的出现或增强。抑郁还作为一种规避或 “嫌恶” 风险策略 (risk-averse strategy),使个体不再继续采用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 “投资” 竞争策略, 以避免出现彻底失落而孤立无援。至少在旧石器时代,独处的个体很容易被猛兽捕捉猎取作为食物。

综合这些研究,抑郁看起来似乎不太像适应不良。


所以在看待抑郁症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从辩证的角度出发~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导致抑郁的成因。

很多人大半生都浑浑噩噩度过,对自己日渐失去的东西无知无觉。他们骋目四顾,发现其他人过着更圆满、更丰富、更多彩以及更有活力的生活。即就如此,他们也意识不到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些事其实并不在正轨上。

庆幸的是,他们足够聪明、足够能干且足够讨人喜欢,因此,他们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他们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做他人所想,供他人所需,他们丝毫察觉不到,其实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他们比其他人更脆弱、更容易受伤。

这平静的一切轻易不会被打破,直到无法预料的变故出现。诸如工作调动、家里的熊孩子闯祸、爱人远离或去世,亦或是婚姻危机、被直截了当地拒绝或伤害。总之,一些让正常生活脱轨的事发生了。

接着,他们会努力抗争,想要做出改变,却无奈发现他们的挣扎无济于事。然后他们开始感到沮丧,“为什么这对我来说这么难?”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我到底怎么做才能结束这种折磨?难道我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切吗?”

对另一些感情健全的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即你做不到适应自如。

假如你幼时接收到足够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关心,成人后你将会用更灵活有效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情感。再假使,童年时期,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感受,那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会很在意自己的感受。同样的,如果你在童年时期懂得了自觉、自顾和自爱,那么成年后,你就可以在需要时灵活应用这些幼时习得的情感“技能”。

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的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生长于不甚强调个人感受的家庭(童年期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简称CEN)中的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会日趋抑郁,并认为这种结果是自己造成的。

若你在成长期间未从父母那儿获得足够的情感确认和回应(CEN),你便会像大多数好孩子一样,不仅会自觉避开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还会建立防线隔绝它们。这种方法在你童年时期或许会奏效,但如今,作为成年人的你需要更全面和健康的方法去感受去了解你自己的情感。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8年4月1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抑郁了(4)】——抑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