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六七】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者,《传习录》中以病疟譬之,极精切矣;若程子之言,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也,何谓耶?且事感而情应,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事或未感时,谓之有则未形也,谓之无则病根在有无之间,何以致吾知乎?学务无情,累虽轻,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若必待疟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祟,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译文]
信中说:“《大学》认为心有好乐、愤怒、忧患、恐惧等情感,心就不能平静,而程子说‘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传习录》中用病疟来比喻,极其精辟。若按程颢先生说的,就是圣人的情不生于心而生于万物,这是为什么?况且事有所感而情有所应,那么其中的是是非非就可以格去。但是,在事情未来之时,说有情,它并没有显现,说无情,但情又像病根一样潜在,若无若有,这怎么能致知呢?学要致力求得无情,这样牵累虽然少了,却又出儒入佛,人若无情,行吗?”
圣人的致知功夫,至诚不息。其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没有一丝一毫的纤尘沾染,不管是美还是丑,只要来照必见原形,过后,镜子上并未留下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无所住处而生其心”,佛家曾经这样说,并非不对。明镜照物,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只要照就显真形,这就是“生其心”的地方,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照完不留下一丝痕迹,这就是“无所住”。有关病疟的比喻,既然你认为精辟,那么此节所问就迎刃而解了。得了病疟的人,即使没有发病,然而只要病根存在,怎么能因为没有发病,就忘记服药调理的功夫呢?如果一定要等到病疟复发后再服药调理,那么已经晚了。致知的功夫不在于有事还是没事,哪里管病是否发作呢?大抵原静你的疑惑,前后虽然不统一,但都是因为自私自利、刻意追求这一弊端。如果除掉这一弊端,那么你前后的疑惑必将烟消云散,用不着再去问辨了。
释疑:
这里陆原静说的“无情”,其中的“情”字,不但涵盖了私欲之情,而且也误杀了顺应天理的自然之情,所以才有“出儒入佛”的疑虑,这里陆澄在偷换概念,一下子将“情”字的覆盖面扩大化。
程颢所说的“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并非要人做一个麻木的人,而是说不以私意动情绪,圣人之情是顺乎万事而动,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像常人一样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这段话说明了良知的妙用。说明圣人之心是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是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时不杂。而致良知的功夫则是至诚无息,不论有事无事都要省察克治、存心养性。
“情顺万物而无情”,无情乃至情,未发之中,已发之和,天地位而万物育;“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物来随应,不留不滞;生其心者,妍媸所来,一照即真,一真一切真。故圣人无情,所以能无住生心。
人生大病,在于滥情而住,其所表现尤在不诚者也,不诚则二,二则息,非是致知之功也。良知即天理,是一非二。
夫所谓不诚者,是心不得其正也,即《大学》之所谓好乐、忿嚏、忧患、恐惧;佛家之所谓贪嗔痴慢疑等等。如此种种,非只那些贪官污吏,山匪村霸,地痞流氓,市井无赖的尽情表演,即便所谓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乡绅豪侠,平民百姓亦是常有之习气。精微之处,虽圣人君子亦在所难免。此常于不经意间显露,比如贡高我慢,好为人师,讥讽嘲笑,自以为是等等,此即心不得其正,所谓小人行径者也,其实生而为人多是君子、小人集于一身的,故其心正与否,得失之间,一念即转,良知之行即是君子,人欲泛滥即是小人。
“必有事焉”,吾侪不可不察,故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无分于未发已发,而在于时时刻刻。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就好像大明镜一样,它本身并没有纤翳斑驳,它没有任何不能照东西的地方,所以美的来了就是美的,丑的来了就是丑的,随物见形,而明镜本身无留染,镜子本身并不感光,不像摄影一样留在这里了。
“情顺万事而无情”和“无所住而生其心”都是佛教的纲领。“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金刚经》里的经眼,你不住在任何相上所生出来的才是妙道,才是觉悟。明镜之应物,好看的自然好看,丑的自然丑,一照而皆真,这就是生其心处,你来了一照都是真的,这个真的就是生其心的地方。好看的,不好看的,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良知的心恒照,不存在区别。所以致知之功不能停,不是说你病未发你就放手了,那疟疾发了动静就大了,等待到疟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这就没有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陆原静疑惑的问题是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念头在作祟,要是将这个根拔了,则前后的问题,自将冰消雾释。
批注:
④不得其正。见第一〇一条,注十。
②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明道文集》卷三《答横渠先生定性书》(页一上)日:“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③《传习录荡指今本《传习录》上卷。中卷乃《续录》也。
④病疟。见第七十六条。
⑤至诚无息。《中庸》第二十六章云:“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
⑥纤翳。细微障蔽。
⑦生其心。《金刚经》第十品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⑧将迎意必。参看第.一十九条,注三,与第一六一条,注五。
⑨祟。三轮执斋本作“累”。
(钱德洪跋)
德洪曰:答原静书出,读者皆喜澄善问,师善答,皆得闻所未闻。师曰:「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已与之逐节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必如此节节分解!佛家有『扑人逐块』之喻,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在座诸友闻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学贵反求,非知解可入也。
[译文]
答陆原静的信公开于世后,天下的读者都很满意,认为陆澄问得漂亮,先生答得精彩,均是他们没有听说过的内容。先生说:“陆澄的问题只是在知解问题上转悠,无奈之下只得给他逐段讲解。若真的相信良知,仅在良知上下功夫,即使千经万典也会与之相符合,异端邪说将会不攻自破,又何必如此逐段解释呢?佛家中有‘扑人逐块”的比喻,狗看见石块而扑向人,这样也才能咬住人,若看到石块去追逐石块,从石块那里又能得到什么呢?”在座的朋友们听了,都立马有所醒悟。致良知,先生的这一学问贵在返身自求,并不是从知解上就那么随便获得的。
释疑:
其实,在座的各位同志听了这番话后,心感警觉,并各有所悟。致良知,先生的这一学问贵在反省,并不是从知解上就那么随便获得的。
在知解上转,终无所得,如果能在心上用功,致良知,则千经万典都能吻合。 有人用石头砸狗,狗去追石头,而不追人。学习不在心上用功,而在字义上打转,就像狗追石头一样,一无所得。
以狗看到石块去扑人作比喻,意指学生只是在认知的具体问题上纠缠,未能从根本上理解良知的含义。
陆澄同学的问答终于结束了。已经第N次回答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了,始终没听进去。人之难以看到自己问题,难以改进自己的问题,可见一斑。
见块逐块,亦终无所得,何时块尽。须是见块逐人,块自熄。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钱德洪在陆原静的书后面写了一个小后记。大家伙都爱听陆澄问老师回答,因为陆澄问得深,所以能得闻所未闻,但是老师又说陆澄问的都是在知解上转,他没有到心上体证,解悟和证悟差着层次,他是在语词上和知解上。因为陆澄在知解上转,所以阳明先生不得不跟着他逐节分疏,
能戒慎恐惧的是良知,我们抓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要找根上面的,就像狗一样要去扑那个人,而不是去追石头,要在良知本体上下功夫,不要在语词上和解词上绕圈圈。所以说不是在文辞上理解就能领悟的,而是要反求诸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上做功夫。
上半部分总结:
到现在为止,《传习录》我们学了一半,心学的基本原理和阳明先生主张的基本功夫也都展示出来了。一开始讲的时候扔了一个话头,就是用心做心体的功夫,现在从这个角度切进来,把前面最核心的东西再提示一下。
用心去做心体的功夫,就是用感性去建设理性。理性是人类所共有的,阳明先生整天说天理人所共有,理性最大的称谓,最大的度量单位就是天理,天理是人人所共有的,用西学的词叫公共知识,即全人类都共有的公认的常识或价值观。阳明先生整天讲良心,“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这个“能”是个人的事情,属于个人经验。让你的个人经验变成大家伙都接受的共享的、公共、共有的天理,这个天理就是良知。心即感性怎么做理性的功夫呢?怎么以感性建设理性呢?
阳明先生说了两条路:一条是用礼,中国文化是礼乐文明,周公叫制礼作乐,礼的本质是克已复礼。阳明先生一再说心学的功夫是克已省察,就是戒慎恐惧和慎独,把感性心上的尘埃擦干净,用他的话就是擦得光光亮亮的。有人说阳明先生是禅、是惠能那一派,其实不是,他虽是禅但是是神秀那一派,他主张“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良知本体是虚的,功夫是实的。让人去名去利这些做的都是减法的功夫,用减法就是用礼,把我们思想里的私心杂念都去掉,用心来去心上的污垢,恢复心体的中正和光亮,大圆镜智的本体面貌、良知就是本来面目,这是他回应学生问话的一个核心点。
另外一条就是用乐,前面讲过孔颜乐处,乐是心之本体,还有一首乐学歌,他的后学王艮编的乐学歌。讲乐是心之本体,是从扩充上让心体回到本来面目。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要害就是抓“能”,“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是以乐为本体,以机制为用。找到心本体以后我们思维的衍生状态就脱离了,进入了思维的根本状态。进入了思维的根本状态,就可以看见世界的真相和自己的真相。有了真以后,有了不动心以后,到达那个不生不灭的极限之后,就可以看清事情上和人情上的关键点,这叫智的直觉,而智的直觉就是从“能”上培养出来的。朱熹先生是概念推演,阳明先生是艺术直觉,朱熹先生临死前说“此生艰苦”,阳明先生临死说“此心光明”。阳明先生找到了“能”,然后来扩充这个“能”,“能”就成了源头活水。心学五百年来是儒学的源头活水就在于让信奉这个学说的人,从自己身上去找生命的动力,找感觉的源头,这个感觉扩充到了天理的境界就是良知的境界。就是凭着直觉一下子到达天理,心学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我们的生命动力学。
良能是个人的,良知是人类的。这就是把个人经验变成公共知识的通道。阳明先生自己说,你不开悟,学了半天也没用。开悟有三个途径:一个是从文字上看经典,这叫解悟,而解悟经不起考验,遇到事了容易乱。还有一个是从静上得,打坐、入静、回归本体和看到本来面目,从静上得如同水面暂时澄清了,一碰到搅动,一碰到事变又乱了,所以从静上得的经不住考验,不确定,怕事。第三个方法是从事变中练习而来,一路摸爬滚打,就像当兵的,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和没上过战场的,你说破天他都不一样。九死一生的叫事变中练习,阳明心学就是从事变中练习,悟出来的。
所以要把《传习录》讲活就应该结合他个人传记来讲。他的学问是从他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就像炼油似的炼出来的,所以他的学说就是他的性格,反之亦是。我们明白了他的学说就能明白他的性格,从他的性格里我们可以学到好多真的东西。这也是感性和理性交相互养的关系。心学第一次把感性突出到哲学的顶端,孔夫子是这样但是他没有体系化,是阳明先生把孔孟的心学,生活思想化,思想生活化。人生做人做事和成圣成贤一体化。所以说在别人那里三教合一是终点,在阳明先生这里是起点。
批注:
①逐块。《涅槃经》第=十六品曰:“凡一切凡夫,虽观于果,不观因缘。如犬逐块不逐人,亦复如是。”《续藏经》第二辑,第十八*函《祖庭事苑》卷八(页一一六下)“狮子咬人”下云:“《大般若论》云:‘有掷块于犬。犬逐块也,块终不止。有掷于狮子,狮子逐人,其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卷五六九)”,
②南本原无此跋,钱德洪编订《传习录》三卷时所增。《全书》卷六(页二三上下)《寄陆原静书》云:”南元善曾将原静后来论学数条刊入《后录》中。初心甚不欲渠如此。近日朋辈见之,却因此多有省悟。始知古人相与论辨穷诘,又不独自己明白,直欲共明此学于天下耳。盖此数条,同志中肯用功者亦时有疑及之。然非原静则亦莫肯如此披豁吐露。就欲如此披豁吐露,亦不能如此曲折详尽。故此原静一同,其有益于同志,良不浅浅。”是书之年为嘉靖丙戌(一五二六),阳明在越。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