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如果你对生活绝望了 请你去看看它

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余华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也是因为这首歌深深打动了作者,所以才决定写下了《活着》这一篇小说,就是这篇小说写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本书是我历时一个炎热的夜晚看完的,书中故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使我久久不能放下书本,一鼓作气把它看完了。


小说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下貌似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幅人性的挂毯,其冷静的风格使读者与福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垂泪,悲剧总是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作者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


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同时也见证了历史的残酷,也见证了时间才可以创造出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神奇。


本书自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见证了时间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伟大。


《太平洋广记》卷第二百七十四,一位名叫崔护的少年,资质甚美,可是孤寂寡合。


某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独自来到了城南郊外,看到一处花木葱翠的庭院,占地一亩却寂若无人。


崔护叩门许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酒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


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椅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崔护告辞离去时。


少女送至门口,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南。


来到庭院门外,看到花木和门院还是去年的模样,只是人去院空,门上一把大锁显得冰凉和无情,崔护在伤感和叹息中,将一首小诗题在了门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简短的故事说出了书剑的意味深长,崔护和少女之间除了四目相视,没有任何其他交往,只是夜以继日的思念之情。


在时间的节奏里各自流淌,在这里,时间隐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又掌握着两个人的命运,我们的阅读无法抚摸它,也无法注视它。

可是我们又时刻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来到一样,我们不能注视也不能抚摸,我们只能浑身发抖地去感受,就这样,什么话都不用说,什么行为都不用做,只要有一年的时间,也可以更短暂或者更漫长,崔护和少女玉洁冰清的恋情便会随风消散。


在文学的叙述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它就可以改变一切,与本书一样,这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的故事。


因此它也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时间的短暂,表达了时间的动荡与宁静,时间的变化掌握了福贵命运的变化,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也宽如大地。


福贵这一生可悲的事身边最亲的人都是自己亲手埋的,可喜的是身边再也不会有人失去,同样也看到了他对命运的抵抗,对命运的不低头,也表现出了活着的斗志与坚强,这不屈不挠的精神本就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你对生活绝望了,请你去看看它《活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

众号见头像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如果你对生活绝望了 请你去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