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皎兮--月光中的中国诗词

郑重声明: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中国诗词的题材有很多,有人笔下一片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有人笔下阵阵鸿雁传书、相思成疾,有人笔下缕缕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恨,有人笔下田园牧歌、安然恬静之思,有人笔下黍离之悲,抒亡国之痛,有人笔下则哲思高举,飘飘欲仙······如此种种,诸多题材中,却总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意象---月亮。

古人没有学会使用电,晚上只能靠点火电灯点蜡烛来照明。在黑漆漆的夜色中,天空中的月亮,无论是如弯钩的新月,还是如玉盘的满月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月亮而延伸出来的节日和风俗,比如上元节的灯会和元宵,中秋节的团圆与月饼,或由月圆月缺再延伸出来的历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上元节的灯会与天上的圆月,一扫往日黑色的夜空和宵禁,给人深刻的印象,苏轼的祖先苏味道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写出了唐朝上元节灯会的盛况;欧阳修写的《生查子》则把一对青年男女的感情写得如此动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灯火如昼,人生喧闹,圆月如盘,别于柳梢,与心仪之人手挽手游灯会之繁华,赏明月之皎皎,何其美哉。“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月依旧,花依旧,灯也依旧,但斯人已去,思及旧日欢心,禁不住泪洒上元,又何其悲哉!唐代的赵嘏在《江楼感旧》一篇中也是借月夜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物依稀思旧年。”虽不及此篇细腻,然亦深沉感人。

以上两篇是因为爱人不见了,所以写得如此伤感。如果所思所恋之人或宦游他乡、或从军塞外,或长途行商而背井离乡,当月亮升起,于是相思之意顿起。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清照在明水老家思念赵明诚,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李白大气磅礴,一挥手,写的相思是长安城所有人闺中少妇的相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啊。

与写恋人相思紧密相关的是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感情和男女之间的爱情略有区别,即便是夫妻之间的思念也是借助于月亮表达老夫老妻之间类似于亲情的感情。老杜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思念自己的老妻杨氏。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老杜很少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也很少写艳诗,进入他视野的往往是是一些山河、战争、百姓、君王之类的国家大事,这首可以看做老杜夫妻感情和谐的注脚。

因为思念亲人,所以思念故乡。这算是月亮最常见的意向了。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仅仅是漂泊的游子,还有戍边的战士,一样在借着皎洁的月光寄托相思之情。李益说,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月亮还可以用来寄托友人之间的担忧。李白给王昌龄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怜的李白,后来因效力于永王李璘麾下,被发配的地方居然也是夜郎。

因为月光如水,有一种凉意,所以在诗词中的月亮有往往和贬谪官员的心态相契合。苏轼在被贬黄州初期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正好是心情压抑的反映。而李煜不仅仅是被贬谪,而是亡国之君。仔细揣摩他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便有了更为深沉的滋味。与此相关广寒宫和嫦娥也和“冷”字联系来。正所谓,“吾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以嫦娥变成了一个冷美人的形象,成为了李商隐笔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孤独、寂寞、冷清、忏悔的形象。

后来这种凉意变成了看透历史沧桑变化的一种意象,如姜夔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情。这里已经不是杜牧笔下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那澄澈的月光了了,而是代表了江南王朝的短命和巨变,这与小杜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所体现出来亡国之恨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人间的种种感情可以寄托,月亮还让人开始思索宇宙和人生的这里问题。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上来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始思考宇宙的起源问题了;后来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谈到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为造物主之无尽藏也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超脱人间喜与悲的羁縻,开始有飘飘欲仙的状态了。

写月亮,把美丽的月色、月光、游子思妇的思念以及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集大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壮阔的月景、到澄澈的天空,到花影的斑驳,到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思索,到游子思妇的相思愁怨,再到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无奈,可以算是写月亮的集大成者。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虽有过誉之嫌,但最起码是在这歌行体下写月亮的集大成之作。

不知是何原因,古人诗词文章中,谈及月亮多忧伤的情绪,乐观达观者少。到了明代,王阳明谈写中秋之月,豁然开朗,不愧为一代心学大师。“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王阳明心中的月亮,正如王阳明自己的临终遗言说:我心光明。把自己内心比作永远的圆月,不必依赖于外在的天气与喜怒哀乐,极大地强调了个体的精神力量,思想性极强,真是鼓舞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出皎兮--月光中的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