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构古体诗的文法——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漫谈

“空见蒲桃入汉家”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前段时间有学员提问,关于古诗作品的押韵,问这首作品的最后几句为什么不押韵。其实是押韵的啊,“家”、“遮”、“车”在咱们今天发音虽然不同,但是在平水韵中同属“六麻”部,所以在当时肯定是押韵的。其实就类似于前几天说过的“斜”字发“xiá”音,“遮”在这儿读“zhā”,车在这儿读“chā”,可不就押韵了嘛。

这类问题还有就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每当我强调“诗是韵文”的时候,总有朋友喜欢举这个例子来反驳。实际上“者”字就读“zhǎ”,怎么不押韵了?这些发音不论平仄,其实都是开口音的古今音变,都是一个道理,甚至在当下的一些方言中还是这么发音的。

诗是韵文。在诗人创作诗歌的时候一定会遵循这个原则。你觉得不押韵,读音变化了而已。

李颀的《古从军行》实际上就是乐府旧题《从军行》,四句一解的典型代表。王昌龄、李白等等大诗人都有过作品,王昌龄一口气还写了七首。当四句一解中间联系不强的时候,就是七首七言绝句。而李颀的三段之中联系紧密,就是十二句为一首,不过仍然是四句一解,以一解为内容转折,在形式上则是以韵脚的变化来作出区分,但它这是一整首“从军行”,而且他还专门添加了一个“古”字,作为中心思想的概括,也用来故意标出今古区别。

其实谁不知道这是写古讽今呢?只是文字上做得圆满些,不给小人留下话柄罢了——不过这种行为,其实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你看苏轼一封感谢信,都可以罗织罪名,制造出“乌台诗案”。当然了,文字是非在唐朝还不算什么,毕竟唐朝的风气是开放、开明的,文字狱是明清时代的事情,不过我们大致可以将北宋党争看作源头。因此李颀这里的“古”字添加,可能更多是出于唐人对强汉崇拜的普遍创作习惯。

他本来就是个爱好古体诗的作者,在古风、边塞诗、七律创作方面成就极高。李颀年少多金,结识不良导致倾家荡产,然后奋发图强,开元十三年进士,和王昌龄、王维、高适等交往甚密。当官没什么建树,一直是个县尉,晚年隐居,不过倒是留下了不少好作品。

《古从军行》作为转韵古体诗,咱们就不细究它的平仄关系了。虽然很有可能是完全符合平仄关系的,如“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不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嘛。

李颀所处的时代,正是格律渐兴的时代。如王昌龄的七言作品就从格式和文法上逐渐规整,并打出七绝的天地来。其他诗人的作品,则未必有着诗歌理论上的突破,大都是随性所成——王昌龄“诗家天子”之称,不是白叫的。

我们来看李颀的《古从军行》写了些什么内容,好在哪里。

因为它的创作结构就是四句一解,所以咱们也就四句一看,这是符合作品本身段落划分和内容渐进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首段写汉军出征,注意是《古从军行》,所以他写的是汉朝旧事。不过只是唐人习惯,写汉喻唐,就好像白居易的“汉皇重色思倾国”,谁不知道写的唐明皇?

这四句中搞清楚几个词就可以了,盛唐诗歌字词清楚明白,没有什么理解难度。“交河”,指交河故城,在新疆吐鲁番。这个地方有点特殊,首先它作为汉代素材,是当时西域三十六国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异域色彩明显。另外就是唐朝鼎鼎大名的西域都护府,最早就设立在交城。因此李颀在这里使用这个地名,其实很明显就自带了写古说今的意思。开元年间,唐朝国力鼎盛,边疆战事不断,开疆拓土固然是英雄颂曲,帝王功业,但是下层的士兵和百姓其实是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刁斗,是古人行军时的炊具,在晚上则用来代替邦子,也可以用来在黑暗中互相联系、示警。

白天登上山顶发现烽火台示警,傍晚就已经饮马交河。士兵们行走在昏暗的风沙中,互相联系的刁斗声,宛如多年前远嫁塞外公主们幽怨的琵琶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解构古体诗的文法——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