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反安慰剂效应90-2-16

20018-9-16来自李翔知识内参的分享☞反安慰剂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安慰剂效应”,说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可能得病了,到了医院医生开了个药,他吃下去就好多了。但其实那个所谓的药的成分就是淀粉,根本不能治病,也就是安慰剂。病人觉得自己好多了,完全就是心理作用。有意思的是,通过科学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吃了安慰剂的病人,不仅“感觉好多了”,而且他身体的硬指标,比如血压之类,也真的变好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

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专栏里介绍了《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的几项新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反安慰剂效应”。意思是说,这个人本来没事儿,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问题,结果就真的有了身体问题。比如,一个人可能睡眠没问题,但他觉得自己睡眠不好,结果他的身体就表现得好像真没睡好一样。虽然安慰剂和反安慰剂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了解了这个效应,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斯坦福大学心理与身体实验室的科学家艾莉雅·克拉姆(Alia Crum),目前就在专门研究怎么用一个好的心态,获得好的健康。她曾经找了84个酒店清洁工,她们身体状况一般,普遍都有点儿高血压。克拉姆对一半的人说,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小时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这其实已经满足了美国医学界的锻炼标准,也就是说,干活儿其实就是在锻炼身体。对另一半人,克拉姆什么都没说。结果一个月之后,那些被告知干活儿就是锻炼的清洁工,平均体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压也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另一半人没什么变化。

这个结果有两种解释,一个解释是清洁工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健康,另一个解释是被告知干活儿就是锻炼的清洁工,干活儿时更卖力了。如果是后面这个解释,那这个效应就没那么神奇了。但事实更像是第一种解释。有人做了一个长期跟踪研究,考察了6万人的“健身心态”和他们20多年来的实际健身状况。结果表明,心态比实际的锻炼更重要。哪怕两个人的实际锻炼时间长度和锻炼水平一样,那个自以为练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会比那个悲观的人低很多。所以,克拉姆建议,你要积极承认自己在锻炼,并且不要认为自己的锻炼水平不如别人。

另外,与安慰剂有关的另一个重要知识是,哪怕你知道这是安慰剂,它还是会对你有用。这意味着安慰剂效应不是一个害怕被拆穿的戏法。万维钢建议,可以放心了解相关的研究,做一个理性的、清醒的明白人,同时我们还能享受安慰剂的好处。而且,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时,你最好问问自己,到底是你被迫如此,还是在主观上把自己变成了那个样子。

以上就是有关安慰剂与反安慰剂的研究,希望对你有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研究:反安慰剂效应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