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孙礼复起、毌丘东征

    自从当年明帝曹叡派遣骁骑将军秦朗率中军远征鲜卑、以及刺客王雄刺死鲜卑王轲比能之后,鲜卑一族便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内乱当中,百年以内再难崛起了。

  只是这些年,鲜卑虽然已经式微,但大河南面、并州之畔的匈奴一族却逐渐强盛了起来。

  鲜卑一族见魏国有了匈奴这个强邻,于是胆子又变得壮了不少,时不时的就会南下魏国边境钞略一番当地民众。

  匈奴王刘靖的势力日益增强,鲜卑族又屡犯边境,因此朝廷上下都觉得,此时应该派遣一名有能力的人,前去并州坐镇,以安稳北境。

  司马懿立即向曹芳举荐了城门校尉孙礼。

  而曹爽一党的人,此刻皆各司其职,没有这样一位有突出军政才能的人物,因此曹爽即便想阻止孙礼,也没有合适的理由与替代的人选了。

  因此曹芳在司马懿等一帮老臣的建议下,任命为孙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持节,并加封其为护匈奴中郎将,即日北赴并州上任。

  洛阳东郊,司马懿在孙礼出发之际,亲自前来为其饯行。

  孙礼面露忿色,不发一言。

  司马懿见状,问孙礼道:“德达,你如今得了并州,为何如此不悦?可是为当年冀州划分地界一事而感到不快?

  如今德达即将远赴北境,有什么事情,不妨对老夫说说。”

  司马懿拍了拍孙礼的肩膀。

  孙礼重重的叹了口气,自己原本是明帝钦点的大将军长史,理应受到朝野上下的尊敬与礼遇,可是这些年来,自己却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先是被曹爽外放扬州,好不容易立了军功,当了冀州牧,却因为划分郡界一事而获罪,如今终于重新被太傅重用,却仍不知前途会如何,他心中一时百感交集,不禁泪流满面,他司马懿深深一揖,恭敬的说道:“太尉您怎能如此看孙礼呢!礼虽不德,但却怎会在意这些官场上的陈年旧怨?

  礼本以为明公您能仿效伊尹、吕望,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可如今却是社稷将危,天下汹汹,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司马懿听了孙礼的话,心中想:看来这个孙礼之所以追随自己,并不是因为对魏室不忠。

  自己手下那些人,除了傅嘏那小子以外,其余都是汉末之际,建安年间入仕的老官僚,多数是曾经受过太祖曹操打击压制的河北世族,这些人虽然不敢说出来他们内心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早已对曹氏感到厌恶反感了。

  今日看来,孙礼却不一样,他倾向于自己,只不过是因为曹爽一人的缘故罢了。

  不过,只要自己好好驾驭此人,何愁其不能完全为己所用?

  司马懿面色凝重的扶着孙礼的肩膀安慰他道:“德达,你的苦楚,老夫都明白。记住,且忍,只有忍得了不可忍之事,才会有出头之日。”

  孙礼重重点了点头,抹了抹泪水说道:“谢明公体谅,孙礼记下了。”

  二人对饮了一樽酒,孙礼便策马北上赴任去了。

  ――

  幽州,蓟县。

  毌丘俭看着案头的辽东幽州地图,似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他在想这些年来,高句骊那如同附骨之蛆一般无休止的小规模的南下侵略。

  公孙氏败亡后,辽东诸郡尽入魏手。之后,明帝驾崩,按照惯例,为了安慰国君英灵,因此国内三年不得主动发兵侵略征讨他国。

  再加上当时明帝驾崩,吴蜀又频频北寇,朝内司马氏与大将军曹爽又忙着争权夺利,因此无暇再回顾辽东。

  高句骊东川王见有机可乘,因此便派遣军队南下,攻打了魏国辽东几个小城,还获得了几场小胜。

  这位东川王见自己与魏交战打了胜仗,因此骄傲自满,喜不自胜,企图大举南下与中原争雄。

  高句骊有一位名叫得来的大臣见国君头脑发热,因此绝食死谏,劝国王不要惹恼大魏,招来亡国之祸,可是东川王哪里听得进去,得来因此绝食而亡,百姓感念得来,还为他修建了祭祀祠堂。

  只不过这东川王依旧不知收敛,频频南下在魏国境内钞略。

  而毌丘俭每次却只能消极防御,不能出兵北上好好教训高句骊一番,实在感到窝火。

  这一次,毌丘俭和往常一样,在击退了高句骊的骚扰之后,再次向朝廷递去奏表,请求出兵反击。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朝廷居然同意了自己出兵的请求。

  这让他兴奋异常,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死活的高句骊了。

  高句骊,自居是中原齐国后裔高姓,因此以高为国姓。

  文帝曹丕代汉以后,辽东地区便一直被军阀公孙家族控制。

  公孙氏雄踞辽东,远近戎夷咸服。高句丽与公孙氏的关系初期还算和睦,还曾经出兵帮助公孙剿灭过山贼。

  后来,公孙度帮助高拔奇,企图让他继承高句骊王位,但最终拔奇的弟弟高伯固夺得了王位,是为高句骊新大王『新大王为王号』。从此高句骊与公孙氏就结下了梁子。

  公孙氏欲入中原争锋,必须要先解决高句骊这个后顾之忧;而高句骊要想实现独霸辽东的梦想,也必须要排除掉公孙氏这个障碍。二者都心怀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骊毕竟实力较弱,主要还是采取保境安民的守势,待机而动。

  公孙康时曾经还给高句骊以重击,并焚毁了其国都,高句骊被迫迁都山城丸都[注1],从此与公孙氏更加势不两立。

  一直以来,高句骊为了摆脱公孙氏的压制,也常常与曹魏联盟,企图打压公孙。

  明帝曹叡景初年间,舞阳侯司马懿率四万大军北上讨伐反叛的公孙渊时,东川王还派遣主簿大加带兵助讨。公孙渊败亡、辽东平定后,高句骊便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

  东川王高忧位居也想取代公孙氏继续称霸辽东,因此几次派兵袭取辽东郡西安平县等地,嚣张一时。

  而如今,便是自己反击的时候了!

  毌丘俭望着案上的辽东地图,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

  秋八月,幽州刺史安邑侯毌丘俭率步骑兵万余人东出玄菟郡,讨伐高句骊。

  东川王闻讯后,亲自率领两万大军抵御毌丘俭,迎敌至沸流水,战魏军于梁口,

  毌丘俭指挥魏军方阵,以雷霆之姿,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次大败高句骊东川王,将号称有两万军兵的高句丽主力部队诛灭一万八千余人,东川王带妻子及千余骑兵仓皇逃往东沃沮,打算依靠国都丸都城的坚固工事坚守。

  ――

  高句骊都城,丸都山城。

  城内不时有伤兵的呻吟声,以及百姓的哭泣声,混杂着一丝血腥味随秋风飘至城外。

  城楼之上,一名头戴羽冠、耳贯金环的男子眺望着远处城下魏军的营寨,眼神中充满了哀戚。

  他便是高句骊东川王,高忧位居。

  不多时,一名头戴双角装饰头胄、身披高领长摆铠甲的高句骊将军登上城楼,朝着国王行礼道:“大王,魏军可能就快要攻城了,此处危险,您还是早些入城吧。”

  过了良久,高忧位居长叹一声,他想起绝食劝谏自己的沛者『沛者,高句骊官职名』得来,不禁泪流满面。

  “倘若当初孤听了得来之言,也不会落得今日下场……”

  ――

  数日后,毌丘俭见丸都山城西北尽是悬崖峭壁,而守军稀少,于是避实就虚,先是派遣一支部队正面佯攻丸都城,暗中又派出善于攀爬城楼的士兵,带着兵器长绳,偷偷地顺着山崖爬上去,以“束马悬车”之计,从西北偷袭,最终大败高句骊守军,攻破了丸都山城。

  东川王率领残部流亡到了北方,继续苟延残喘。

  ――

  丸都城内。

  刚刚占据高句骊国都的魏军,此刻正士气高昂,毌丘俭指挥各部占据城池要地之后,独自一人登上山城之顶。

  此刻,他的神情有些复杂,似是在想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

  高句骊此次虽然大败,但仍然气数未尽,自己必须要以雷霆手段来震慑辽东诸部,方能保得辽东数十年安稳。

  可是……

  毌丘俭闭上眼睛思索了半晌,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将各营将校传唤而来,然后下达了一个命令。

  屠城!

  魏兵“屠丸都”,对城内所有人大开杀戒,唯独对当初劝说国王不要侵犯魏国的沛者得来一家网开一面,毌丘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就这样,昔日的高句骊国都被一场大火所洗劫,再也无复昔日的辉煌。

  ――

  一年后,毌丘俭再次率领大军征讨高句骊,东川王逃奔到前买沟。

  毌丘俭亲自在丸都城坐镇,派玄菟太守王颀一路追击东川王到沃沮;另一路大军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率领,前去攻打各个依附于高句骊的部落。

  王颀的军队追至竹岭,再次大破东川王余部。随后,魏军杀到沃沮境内,将归附高句骊的部落一并攻破,斩杀三千余人。东川王逃入北沃沮境内,魏军紧紧追击,高句骊东川王继续向北逃匿。

  毌丘俭大败高句骊后,还在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后才撤兵南下。

  此一战,魏军将汉时光武帝时期废弃的临屯郡故地再次纳入了版图。

  不久之后,东川王高忧位居在逃亡中抑郁死去。

  高句骊遭遇灭顶之灾,侥幸没有亡国。在以后四十多年里,高句骊不敢再向辽东入寇,自次以后每年都向中原上表称臣。

  【注1】:丸都城,即今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注2】:根据《三国志》记载,毌丘俭正始年间打败的高句骊王为高位宫:“……伊夷模无子,淫灌奴部,生子名位宫。伊夷模死,立以为王,今句丽王宫是也。其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其国人恶之,及长大,果凶虐,数寇钞,国见残破。今王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位宫有力勇,便鞍马,善猎射。景初二年,太尉司马王率众讨公孙渊,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正始三年,宫寇西安平,其五年,为幽州刺吏毌丘俭所破。语在俭传。”

  【注3】:毌丘俭东征,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从此魏国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现在的俄罗斯滨海地区,原属高句丽统辖的朝鲜半岛岭东濊貊『音:会莫』地区,也归入了乐浪、带方二郡。不久,毌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注:今朝鲜咸北会宁)。毌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紧追东川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注:1904年毌丘俭刻石记功碑在吉林辑安被发现,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百二十章 孙礼复起、毌丘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