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3/8


《万历十五年》总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了万历年间的六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男一号万历皇帝朱翊钧、和稀泥大王申时行、一代名臣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忠贞古怪的海瑞和特立独行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能反应明帝国在那个时间段的发展状况,这个对于明王朝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面。有的人说,公元1587年后,明王朝再无恢复盛世的可能,走下坡路,帝国陨落只是时间问题;也有人说,如果万历不创造君王不上朝的时间记录,而是励精图治,那么明王朝还是能够再延续很多年。我在通读了黄仁宇老先生这本《万历十五年》后,结合我自己对明王朝历史的了解,我更支持的是第一种说法,明王朝气数已尽。我们不能说万历皇帝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我对万历抱有一种同情的心态。他十岁即位,成为了这个庞大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有的人对这种人生殊遇无比的羡慕,贵为天子,普天之下皆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我相信年少的朱翊钧并不喜欢这样的尊贵,十岁的他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全朝廷都知到这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尚且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大任,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位年轻的帝王培养成能够担当大任的统治者,在皇太后的鞭策和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先生的注视下,朱翊钧开始朝着众人希望的样子发展,年少时,他听母亲和老师的话,四书五经和书法策略样样都学习,其中他最拿手的就是书法,以至于在十多岁的年纪就能写出一手非常漂亮的书法字,但是,皇太后和他的老师张居正扼杀了他的这个才能,他们认为君王不需要在书法这方面取得太高的造诣,以为这对治理国家并没有什么是实际上的用处,他们需要的是让朱翊钧学得如何处理政务,如何领导群臣。这些从小就顺从的性格养成,为万历长达二十年不上朝埋下了伏笔。万历在上位的初些年头,其实非常想励精图治,也支持了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希望能够让明王朝在自己的手上重见昔日的光辉,这段时间里,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张居正逝世后,万历皇帝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后面万历罢政接近三十年,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也十分发达,并且伴随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些对后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万历从勤于政务到后来近三十年不上朝的转变,可以见到这其实是他自己也十分无奈的,他贵为天子却生活得十分的被动,群臣百官不允许他有自己的小自由,他的言行举止必须符合帝王之风,若稍有逾越,便会有一些大臣讪君卖直,万历心理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切,但是他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这一文官政治的状况。后人总结万历不上朝的原因有三,第一个是国本之争,万历皇帝被群臣逼迫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没有能力立自己喜爱的儿子朱常洵而感到贵为天子,实则是一种工具;第二就是有的官员讪君买直,以侮辱皇帝,不惜丢掉性命而来换取自己的好名声,万历非常的厌恶这种人;第三个原因就是万历自己沉湎于享乐,懈怠朝政,才出现了近三十年不上朝的情况。我觉得正是因为前两个原因使得万历对现目前的文官政治失望透顶,自己又没法改变,加之万历生性教为懦弱,群臣经常以骂皇帝来博取自己的名声,所以万历不想被臣子的口水淹死才躲起来,完全没有心思上朝,才出现了这一情况。万历在位长达四十八年,于公元前1620年,万历年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驾崩,庙号神宗,在他逝世后28年,明王朝被‘闯王’李自成攻破京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吊于树枝头自缢。本书我最感兴趣的第二个人物就是一代名臣——张居正。他当朝于嘉靖、嘉靖和万历三个朝代,在万历年间,得以总览朝廷大权,是当时在朝廷中有绝对影响力的人物。他在任期间一心想要改变明王朝出现的文官政治的弊端,想要重整国家经济,打击贪污腐败的官员,他推行了万历新政进行改革,颁“一条鞭法”整顿税收,实行“考成法”以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这些在当时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这些措施侵犯到了当时群臣百官的切身利益,迫于张居正的影响力,在张居正在世的时候,这些改革得以实行,在张居正逝世之后,他就遭到了百官的疯狂报复,以至于自己被抄了家,生前和张居正走得近的官员也受到很大的伤害,其中就包括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然而张居正自己的生活却是非常的奢侈,他回乡一趟的轿子和我们现代的房车非常的相似,里面有各种的娱乐设施,可以在里面饮食起居,要知道,在古代是没有车轱辘的,这个庞然大物的行进全靠人力进行,所到之处,阵仗之壮大,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奢侈的生活习惯,成为了张居正逝世后别人弹劾的对象。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张居正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的的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他的改革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办法改变明朝财税制度深层次的弊病,晚明的财税改革已经无力医治小农经济的弊端,国家机器的败坏已无法挽回。我非常赞同在《万历十年五》中张居正的一句话:;“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的解释权却又属于文官。“张先生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万历皇帝的辛酸和无奈,也暗示到了文官政治以道德来衡量对错的弊端,这加速了明王朝内部的瓦解。每次想到明朝历史,都不禁让人惋惜,在明之前中国尚且是世界第一的强国,在万历十五年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世界霸主,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也只是萌芽,一直没有得到发展,至此中国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挨打的历史就此买下了伏笔,回望当年要是中国接纳外贸交易,开国进行贸易,那么现在的中国是怎样的一种制度?一切都是历史所然,我们现在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做出自己的猜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