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总是会受伤》part 1

这个篇章主要讲的是婴儿时期孩子需要更多的是与父母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注、反馈是孩子内心满足愉悦的关键养成时期。以及,成长过程中,孩子与家长互动过程中问题(伤害)的根源。

1.失控

对一个生命来讲,善和恶会有这样一种逻辑:我能控制的范围就叫做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叫做恶。

比如,打嗝,当小婴儿发现他不能控制打嗝这件事,他会开始害怕、烦躁、哭闹,打嗝因此就变成了一件恶意的不可控的事情。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通常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会将这种失控感与自己切割。

比如,想帮忙倒牛奶,结果牛奶打翻了,他可能会责怪在一旁的妈妈没有及时帮忙。一个孩子如果将自己与外界切割,那么通常意味着他认为外界充满敌意。

这个时候,父母的及时回应以及引导孩子走出失控,就变成了孩子与外部世界连接的桥梁。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辅导和关注他们去尝试去完成就变得至关重要,这是孩子控制和感知世界的重要体验,同时,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父母看见的,被回应,被照顾着。

被照顾得好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活在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里;而一个孩子如果被照顾得不好,他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不可控的恐惧世界里。

2.对话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需要被关注被认可的,他们会希望父母专注的听他们讲话并给以回应,而不是眼睛盯着电视、低头打着手机,更甚者还会被父母暴怒的言辞、举动深深伤害。

书中举出了一些网友在武志红老师的微博留言,那些被父母的冷言冷语,讥笑讽刺深深伤害的心灵。武志红老师称这种父母为“自恋性暴怒”。这种父母会要求孩子必须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会暴怒,以宣泄的方式对待孩子,一旦暴怒能量被宣泄出去,会有一种愉悦感。与此同时,对孩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转的。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可能与他们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的一句话: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

对于那些受到过伤害的心灵,能够了解父母伤害举动背后的成因,不一定要和自己的父母和解,只要坦然面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并且知道那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即便彼此恨着,如果你能不加评判地和恨待在一起,不妄想用头脑的努力去转化它,你会发现,恨也会自动转化成很好的东西。所以,恨不是一个必须被消灭掉的绝对的错误的东西。

书中引用了广州心里咨询师胡慎之的一段话:爱和恨两种情感未分化状态,谈和解,只会更委屈。表达恨意,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难了,唯有表达真实的情感,才有机会成为自己。

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不会减少你的威严,能够与孩子平等对话、多多交流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对象。

写在最后:

在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中,从婴幼儿时期的绝对依赖,到孩童期的协助成长,可以说是一种彼此的成全。武志红老师书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中,有很多遭受过父母暴力的人,成年后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父母,这可能也是现今新闻热点里看到的那些令人唏嘘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也曾经是这种暴怒伤害的受害者,希望你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到: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你,也不是你该承受的。你可以不去寻求与父母的和解,但是请审视自己,不要让这种悲剧延续到你的家庭和孩子身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你总是会受伤》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