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The Bezos Letters》一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中文版是叫《贝索斯致股东的信》,因为翻译的原因,如果英文还OK的朋友,建议直接看英文原版会更加过瘾。
Jeff Bezos(杰夫·贝索斯),是Amazon的前任CEO,也是全球最富的几个人之一。他从1997年Amazon公司上市开始,每年写一封致股东信,向Amazon的投资者介绍他对Amazon公司的业务思考、经营策略等。一直到2021年卸任Amazon CEO,他写了最后一封致股东信,连续20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更为厉害的是,在1997年之后的这20多年的致股东信的最后,他都会附上1997年的第一封信,后面20多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围绕1997年所讲的理念,在不断地演化。Bezos是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是真正的时间的朋友。
本书作者Steve Anderson,通过研读Bezos 1997~2018年的致股东信,总结梳理出了"Amzon增长周期"和"14条增长原则",通过他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Bezos,了解Amazon。
本文重点会介绍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Bezos在1997年的信中写的"Amazon的长期主义经营哲学",二是"Amazon增长周期",三是Amazon"14条增长原则"。
Amazon的长期主义经营哲学
1. Amazon会坚持不懈聚焦于用户。
2. 相比于短期的盈利性考虑,或者看华尔街的眼色行事,Amazon会更加注重如何构建长期的市场领导地位。
3. Amazon会持续量化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废弃回报不可接受的项目,在表现最好的项目上加大投资。另外,Amazon还会持续从成功和失败的项目中学习,持续进化。
4. Amazon会在看到有比较大可能性获取市场领导性优势时,进行大胆冒险的投资。这些投资有些可能会成功,有些可能会失败,但无论如何,Amazon都可以从这些投资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5. 如果要从“优化GAAP会计准则下的财报表现”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现在的价值”中做选择,Amazon会选择后者。
6. 在做一些大胆冒险的投资选择时,Amazon会向所有的股东分享这些投资背后的战略性思考,让股东自己来判断是否要继续持有Amazon的股票。
7. Amazon会尽最大努力把钱花在适当的地方,在公司打造精益文化。作为一个持续净亏损的公司,Amazon也非常重视在公司内持续加强成本意识。
8. 在业务增长层面,Amazon会在长期营利和短期资金管理方面做好平衡。在1997年这个时点,业务增长对Amazon会更加重要,因为规模对于Amazon的商业模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9. Amazon会在招聘和留用优秀人才方面持续投入,给员工的薪酬包中提供更多的股票选项。Amazon清晰地知道,如何持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在很大程度会会影响公司业务是否能够成功。
Amazon增长循环
Amazon增长循环(Growth Cycle)是作者Anderson总结出的关于Amazon增长的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跟我们在管理的道与术(二)这里介绍的科学的做事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个框架包含了四个过程:
1. 测试(Test) - 这里的测试,内在的含义是,小范围、小规模的尝试
在Amazon,测试是一种文化。他们会鼓励所有人去做一些可以提升Amazon业务的新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也不会受到责罚。公司鼓励员工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教训,用到后续新的尝试中去。如果在尝试过程中发现一些蕴含着巨大潜力的项目,Amazon就会下重注进行投入。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各个层面的创新。这样鼓励创新的文化,让Amazon公司有了极大的创造性。
2. 构建(Build) - 构建指的是将有潜力的想法转变成稳定的计划
Amazon做一切事情的基础是用户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会通过冒一些短期的风险进行试错,来判断哪些项目会成功。在做决策的过程中,他们会从长期主义的视角来考虑,即使有时可能会牺牲一些短期的利益。Amazon对于短期赚点钱的项目没有任何兴趣,Amazon所做的事情,都要围绕他们长期的核心商业模式。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Amazon才成了一家极致聚焦核心业务和长期稳健增长的巨头公司。
3. 加速(Accelerate) - 加速指的是,将经过测试和构建、对于业务增长有利的项目快速推进
加速的过程,首先要求团队要有快速决策的机制,对于经过验证的项目,能够快速进行推进;其次团队要有能力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利用技术手段,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清除,快速推进项目;另外,还可以开发一些工具,通过技术提升团队效率;最后,打造一个有激情、有主人翁意识的团队,对于加速业务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4. 规模化(Scale) - 规模化指的是,让业务获取巨大的增长,以支撑公司发展
在规模化增长的过程,首先企业文化是第一位的;其次要在公司打造高规格交付产品的标准;另外,要对公司重要的事项进行量化管理,量化一切,但也不唯指标论,对于不符合直觉的指标,要多进行质疑,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最后Bezos一直在公司倡导创业精神,永远坚信每天都是创业第一天。
14条增长原则
14条增长原则是增长周期框架展开之后的进一步说明:
测试(Test)
1. Encourage "Successful Failure" # 鼓励"成功的失败"
成功的失败,是那些"你能从中学到经验,然后把经验用在后续的尝试中,以帮助后续的尝试能够成功"的失败。
Amazon鼓励员工多做尝试。如果尝试成功了,固然很好。如果尝试失败了,也不会被责备,只要你能从失败人吸取经验、教训,在下次的尝试中做得更好就行。
Bezos坚信必要的风险和失败,对于业务的持续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Amazon会在预算中考虑失败的成本,并且会分配一定的资源给可能会失败的项目。
失败不只是单纯的失败,失败是为了给成功积累经验,增大成功的可能性。最终少数的成功带来的收益,会覆盖之前所有失败的成本。
Amazon一个典型的"Successful failure"的案例是,他们的Fire Phone项目的失败,为后续Echo/Alexa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 Bet on Big Ideas # 下重注
对于认准的事情,要敢于下重注。创建Amazon 8年之后,Bezos坚信,运费是用户在考虑在线购买的最大障碍。
Amazon推出了"25美元以上的订单包邮"的"Super Saver Shipping"计划。尽管这个项目前期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烧很多钱、会影响公司股价的,但Bezos坚信这个事情上了规模之后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因此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投入。
有了在"Super Saver Shipping"上积累的数据反馈和经验,Amazon后续推出了更加激进的"Amazon Prime"计划 -- 付79美元的年费,所有订单免运费。Prime计划前期也是需要大量的投入,是需要上了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正收益的。最终Amazon Prime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外一个案例是Amazon的云服务AWS,也是属于前期重投入,需要很大的规模才能产生正收益的。AWS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商。
对于想清楚,坚信长期有价值的项目,Amazon会下重注,持续投入。
3. Practice Dynamic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 动态发明和创新
发明(Invention)和创新(Innovation)的区别:发明是创造不存在的新事物;创新是对存在的事物进行改进,以使其更好。
Amazon鼓励做各种测试,进行动态的发明和创新。在公司内部打造完善的实验(A/B Test)平台,可以做各种实验。实验的结果有量化的指标,成功的实验可以促进业务,失败的实验可以从中学习经验教训,激发新的想法。
构建(Build)
4. Obsess Over Customers # 痴迷客户
Amazon是典型的“拜客户教”主义的公司。
Amazon商城的核心用户体验是:低价、品类丰富、快速送货。
要弄清楚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先问问以下几个问题:
a. 谁是你产品的用户?
b. 用户的真正痛点是什么,你的机会点在哪里?
c. 用户从你的产品中唯一的、最重要的受益点是什么?
d. 你是如何获知用户需要什么的?
e. 用户对你产品的体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Amazon公司的客户服务,很能体现他们痴迷客户的精神:
a. On Hold机制:用户遇到问题,在客服页面填入自己的手机号,发起服务申请,Amazon的服务人员很快就会打电话过来,帮用户解决问题;
b. Amazon主张让用户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是Amazon如果意识到有问题存在,他们就会主动去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等着用户来找了,再去解决;
c. Bezos坚信,业务增长和成功的关键,不是有大量的客服人员来帮用户解决问题,而是在问题被大规模传开之前就被解决掉;
d. 用户如果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就很有可能产生再次购买。Amazon会给客服人员比较大的权限,去帮助用户解问题,而不用一级级向上级审核。
5. Apply Long-Term Thinking # 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根植于Amazon的方方面面,从一开始介绍的Amazon的经营哲学,到Bezos数坚持几十年写致股东信,无不是如此。
Amazon坚信,最为基础的用来衡量公司的成功的指标,就是它们给股东创造的长期价值。
Amazon所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对所有的用户有价值的事情,也是每一个Amazon人可以骄傲地讲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的事情。
虽说短期主义很多时候会被褒奖,但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因为“潮水退去,就会知道是谁在裸泳”。
6. Understand Your Flywheel # 增长飞轮
关于“增长飞轮”:
a. 首先,要确认飞轮转动的方向:公司的目标
b. 其次,要找出飞轮的辐条:跟目标对齐的业务活动
c. 最后,要确认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是在推着飞轮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例子:如果目标是减肥,那么饮食控制和运动就是两个重要的辐条,它们一起构成了减肥的飞轮。
弄清楚自己业务的增长飞轮,可以通过飞轮帮助你过滤掉“短期”行为,更好地坚持长期主义。
Amazon的飞轮:
a. 飞轮核心:增长(Growth);
b. 自增强循环1:更多的商品选择 -> 更好的用户体验 -> 更多的网站流量 -> 更多的卖家 -> 更多的商品选择;
c. 自增强循环2:更优的成本结构 -> 更低的价格 -> 更好的用户体验 -> 更多的网站流量 -> 更多的卖家 -> 更优的成本结构。
飞轮效应的核心是要有更多让飞轮转起来的“动量”。飞轮的辐条越多,每根辐条带来的动量越多,形成的自增强循环越多,飞轮就会转得越快。
加速(Accelerate)
7. Generate High-Velocity Decisions # 快速决策
商业世界,速度至关重要。快速决策机制,在大型公司,显得尤为重要。
Bezos认为公司需要有一套快速做决策的方法论。
Bezos的方法论是这样的:
首先,他把决策分成了两种类型:
类型一,“单向门”,影响重大、结果不可逆、错了没有回头路
类型二,“双向门”,结果可逆、错了可以再优化改进、可以从头再来
快速决策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区分清楚决策是类型一、还是类型二。
其次,Bezos认为,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决策应该属于类型二。因此,决策速度的关键,在于类型二。
对于类型一的决策,我们要比较慎重,要获得足够的输入信息再决策,速度上慢一点也OK。
对于类型二的决策,我们不必等到一定要有90%+的输入信息再做决策,有时候70%的输入信息就可以做决策。即使结果不符合预期,也可以通过快速调整,再次进行尝试。
上述快速决策的机制成功的前提,是要在公司构建一种鼓励试错、鼓励动态发明和创新的文化。这个在原则1和3中都有体现。
关于如何更好地区分类型一和类型二的决策,这里有一些建议:
a. 类型一的决策,通常是在战略层面;而类型二的决策,通常是在行动层面
b. 类型一的决策,通常是在决定要不要做;而类型二的决策,通常是在决定该怎么做
8. Make Complexity Simple # 简化一切
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以此来为用户提供便利性,来帮用户提升效率,这便是商业世界的机会。
Amazon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a. Kindle: 移动的图书馆,随时随地可以看海量的图书
b. Echo/Alexa: 智能家居控制中心,语音控制、智能交互
c. Amazon Go: 无人便利店,买了即走
9. Accelerate Time with Technology # 用技术提升效率
用技术提升效率,加速业务发展。
Amazon会持续寻找能够通过技术提升现有业务效率的机会。
通过技术,可能会带来指数级增长。指数级增长在早期看着平平淡淡,但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终将会带来惊喜。
AWS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最开始是为了解决Amazon公司内部的效率问题而研发的系统,最终它成了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商,成了Amazon最赚钱的业务。
10. Promote Ownership # 主人翁精神
主人和租客是不同的:租客在租了房子之后,过圣诞节的时候,用钉子把圣诞树钉到了木地板上;但是主人肯定不会这么做,他们会购买圣诞树支架。
很多投资者也像是“租客”,而不是“主人”。
主人翁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他的表现就像是他是事物的主人一样,跟租客会完全不一样。
Amazon在公司内部会打造主人翁精神的文化。在招聘阶段,比起现金,Amazon会更倾向于给员工更多的股票,让员工成为公司真正的主人。
Bezos每年的致股东信,从2002年开始,将投资人的称呼从"Shareholders",切换成了"Shareowners",也是为了更加体现Amazon所倡导的主人翁精神。
规模化(Scale)
11. Maintain Your Culture # 打造文化
Amazon为了打造文化,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两件是做得最为出色的:一是专注于个人领导力的打造;二是专注于业务的持续增长。
Amazon文化的核心是“14条Amazon领导力原则”。
12. Focus on High Standards # 聚集高标准
打造高标准交付的文化是非常值得的,也是非常有用的,这是因为:
a. 高标准交付的文化有助于团队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客户
b. 高标准交付的文化对于招聘新人,以及新人在团队的留存也有帮助
c. 在那些“没有人监视”的地方,高标准交付的文化会让大家自发地做好,从而对组织产生好处
Amazon的高标准文化,在人员招聘环节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致,他们希望每个面试官都能成为“Bar Raiser",持续提升团队招人的门槛。每个面试官在招一个候选人之前,都要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a. 你会欣赏这个候选人吗?
b. 这个候选人能够提升你团队的人均效能水平吗?
c. 这个候选人会在哪个方面成为团队的"超级明星"?
"Bar Raiser"文化对于打造高标准交付的团队非常重要,因为A级的员工不仅表现优异,而且会坚持招A级的人。A级的员工不会招那些B级、甚至C级的人,来降低团队的质量,因为A级的员工,只想跟A级的人共事。
13. Measure What Matters. Question What's Measured, and Trust Your Gut # 量化一切,质疑一切,坚持初心
量化是数据驱动的基础,Amazon的大部分决策都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做出的。
通过数据得出的是客观认知,比较容易达成广泛的共识;而通过个人判断得出的是主观认知,不容易形成共识,反而容易在团队中起冲突。
量化得到的数据,有可能是准确的,也有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相信数据,但也不能迷信数据。对于跟直观感受不相符的数据,要敢于质疑,进行多重验证。
14. Believe It's Always Day 1 # 每天都是创业第1天
Day 1是一种理念,不是指具体的某一天。
Day 1更是一种思维方式(Mindset)。
在Day 1,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比服务好客户更重要。痴迷客户,是最重要的保持活力的因素。
在Day 1,要抵制形式主义:当你在为客户做正确的事情时,偏离政策和流程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Day 1,我们要积极拥抱外部趋势。积极寻找可以更好的服务用户的方法:
a. 别的业务的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样的?
b. 别的成功的公司在做些什么?
c. 你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服务你的客户?
在Day 1, 快速决策机制至关重要:
a. 在Day 1,我们需要快速做出决策;
b. 在Day 1,我们不能等着有完备的输入信息再来做决策;
c. 在Day 1,决策的速度比决策的完备更加重要;
d. 大部分的决策,应该在有70%左右的输入信息就可以做;如果你一定要等着有90%+输入信息再做决策,结果就是决策会很慢,慢在Day 1的代价是巨大的;
e. 如果你做了一个错误的类型二的决策 ,那么不要紧,你从错误中吸引经验和教训,快速开始下一次尝试,更为重要。
坚信Day 1文化,永远像创业第1天那样:
a. 记得Day 1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你聚焦核心、取得成功;
b. 痴迷客户、抵制形式主义、积极拥抱外部趋势、快速做决策,是Day 1思维的基本要素;
c. 公司要么生、要么死,没有中间状态。要避免Day 2的最好方式,就是坚信永远是Da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