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临界

世间万物都逃脱不了面临死亡,死亡时是什么感受,活着的人也不能体会到,而死了的人又无法诉说,这使得人们对这种感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也会有这么一天,他们也怕自己没有死得很彻底,就已经被送往殡仪馆。就是这样的原因,就产生了死亡临界点的说法。于是人们把解谜的重任托付给起死回生的人身上,他们是死过一回的人,具备发言权。

1975年,美国精神病专家莫笛发表了一份报告:人在死亡时会有一种奇特的感觉。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脏科副教授萨布姆博士,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调查了67个死而复生者,经研究写成《死的回想》一书。把垂死病人的“经历”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超然存在型。垂危病人常常可以看到过去生活的情景。或者,他们仿佛进入一座黑暗的山洞,一片特别明亮的“云雾”,其间似乎还可听到美妙的声音,然后急速上升,孤身一人,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在那里与他们的祖先、已故的朋友相会,然后再返回原来的地方。或者,他们的眼前会出现“尚未完成的”在最终死亡之前要做的工作。

第二种是身体幻视型。他们的感觉似乎特别清晰,并能从体外俯视自己的身体,看着医护人员对自己进行抢救,有时还可听见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

第三种是综合型。他们兼有上述两种体验。

当然,这些早已经过时,因为1979年美国心脏病学家萧马光证实了这种推测。他测定并研究了55个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的病人的脑电波,发现在这段时间里,病人大脑的知觉得到了恢复,并有莫明其妙的脑电波出现。这种脑电波就是死亡感觉的记录。随着医疗领域的发展与科学研究,证明了心脏死亡并不代表人已死,而脑死亡才是真正死亡。

所以,脑死亡是死亡的临界点,而心脏死亡到脑死亡之间的时间就是死亡临界。应该说,真正脑死亡后,人是不会再产生知觉了。而这个临界,才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对此,我不想谈论其内容,因为死亡临界时所看见的一切不是另一个世界,而是潜在的思维意识,它是由于人活着时的信仰、经历、周围环境等等原因产生的错觉,是人体自发的一种自卫表现。这些答案也基本得到肯定。也许人们过于关注这个问题,对它是一个解谜的心态,然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要说的东西。

中国的大部分医院对死亡的鉴定还只是停留在心脏死亡的阶段,他们只是用一些常规的检查手法来鉴定病人是否死亡,比如:心脏和脉搏是否停止跳动、瞳孔是否能收缩等,说白了,人人都懂,但是对于脑死亡的鉴定条件许多医生还不清楚。所以,相信会有一部分人在被医院鉴定死亡后还没有真正完全的死亡,还停留在死亡临界阶段。

中国万恶的死人服务,俗称“白喜事一条龙”。这些与医院亲密合作,利用中华五千年的丧葬习俗做文章,骗取丧亲家属的钱财,而且,这是一个不会讨价还价的行当,他们利用普通人不懂丧葬礼仪但又要不违背百行孝为先的传统的思想弱点,来榨取钱财。本来做白喜事也是无可厚非,花掉钱也是十分正常,可是我觉得他们现在的做法,根本没有考虑“死人”的感受。

正常情况下,医院应该会让你把“尸体”带回去办丧事,可是“一条龙”的介入,就把死亡临界的人直接送到了殡仪馆,冷藏起来,也就是说,必死无疑,而且死得很痛苦,因为还有知觉。这也可能是古人为什么不是立刻下葬而要把“亲人”在家里摆上三天以上的原因。

你也会死,你也不想还没死尽就把你给烧了吧,世间俗礼,要么好好做,要么也无所谓,听信“一条龙”是不可取的,让几个假尼姑念经不是在超度已故的人,而是在“超度”你自己。把丧事办得简单些没有关系,量力而行,“一条龙”的与时俱进也是他们生活手段,只是我们应该要对得起死者,让他们真正安息。他们生前你们不对他们好,死后才装装样子,作出一副孝子、孝女的样子。那么应该好好送完他们最后一程,不要草草了事。超度、请太太(祭祖)这些都是做做样子的,关键是应该让他们“跨过”死亡临界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