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读《兰亭集序》

不知在课堂上讲了多少次《兰亭集序》,每一次讲,都好像讲不明白。王羲之最后到底“悲”的是什么?竟然他都已经参透了“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白人终有一死,他还悲痛什么?他是消极的悲观,还是积极的悲观?他是否早就明白自己的《兰亭集序》会超越时空与人类历史永恒存在?他是否清楚这篇序的文学价值远胜于书法价值?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从第三段的“痛”到第四段“的悲”,不是都表达对死亡的痛苦吗?如果是这样,再感慨“悲”又有何意义?当我讲到第四段的“悲”,突然间思维短路,不明白作者到底悲痛什么,这样的悲痛有何意义?不是重复前面的话吗?

课后,与其他老师讨论了一下,再细读一遍,慢慢体会到“昔人”“今人”“后人”这几个词的意义:这是有时空意义的。人终有一死,这是让人痛苦的。但从人类时空来看,生命又在延续,人的精神是可以流传千古的。所以要把集会后的诗文保留下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参透生死,就趁有限的生命来留下无限的精神吧。从这看来,王羲之又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他希望贤士们的诗文能让后人产生感慨,可是诗文集早就消失在茫茫时空里,仅仅留下这篇超越时空的《兰亭集序》。大浪淘金,今天我读《兰亭集序》,不知与王羲之当时一挥而就时的感慨有多少相同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我读《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