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2021.5.25日

《了凡四训》第三积善之方

原文: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感悟:子路救人,对方送牛答谢,子路接受。孔子知道后很欣慰。子贡赎人不收官府赏金,孔子确责备。这与世人眼中看法截然不同。由此可知,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效果,而要看是不是产生流传后世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影响,而要讲究长远的影响。不能论个人得失,而要看对天下人的影响。这里只不过是拿这两个例子说明,其实这种例子很多。

有些事情看起来合理,但如果超越尺度叫“非义之义”,比如滥用慈悲,会变成纵容叫“非慈之慈”等等。所以这些问题都该细细的加以判断识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