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再学阳明心学有感

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听到各种宣传或者大人们经常说“知行合一”四个字,那个时候对这句话总是一知半解的,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才算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后来知道这是王阳明的思想,知道了心学,知道了龙场悟道,还知道了曾经在台湾言情小说里男女主角最常去看星星的“阳明山”的名字来自,对王阳明的敬仰。

当我把生活中零散得到的一些信息串在一起后,惊讶地发现,原来王阳明以及他的思想早已经渗透进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早就在吸取着他的心学营养,这样不知不觉中老早就站在圣贤的肩膀上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了人生观、世界观。


说来惭愧,自从前年读过两本记录王阳明思想的书以后,我就再没有继续研读其他书籍。现在如果你要问我心学到底是什么,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了不得的经历和贡献,我可能只说得出一个大概,对其生平细节和思想脉络并不十分清晰。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曾经深受朱熹的影响,每天在家老老实实地格竹子、格石头,是所谓格物致知。在常年坚持的格物失败后,王阳明开始思考这条路是否走得通,在这样的疑问下,他慢慢地发现了另外一条的大道。透过这个小故事,我经常会反问自己,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对的吗,是要全听全信,还是半信半疑呢?

通过王阳明人生经历,我再次发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重要性。你不去试,不去长年累月老老实实地坐下来格竹子、格石头,你怎么会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我看来,做人做事时,我们可能首先需要一股“傻劲”,先全听全信,顺着这股劲把你认为对的事坚持做下去;同时,我们可能需要有一点点质疑精神,基于自身的足够努力和勤奋,如果还是达不到传说中的既定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是不是方向错了,即所谓半信半疑,敢于反对权威,提出质疑。

一个足够“傻”、足够坚持的人,一个能够大胆地反对绝对权威并付诸实践的人,注定不会是平凡的人。


先生在大课中讲到“懂得(知),是一重境界;做到(行),是另一重境界。”对于如何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将其做到,是我一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王阳明说:去操心你的良知,不要去操心你的成功或者失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如此,命运,能耐你如何?

这段话读得我心潮澎湃,豁然开朗。

穷则独善其身,最差的境遇也不过就是独善其身,何难之有呢?

既然如此,不断充实内心,建立自己的处世哲学和修炼自己的心性,命运能耐我如何?

能耐我如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再学阳明心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