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读后感


书声 2019 / 胜越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通篇在讨论庄子的为政或者说入世的思想。很多人认为庄子讲的都是出世,这篇《应帝王》就是在讨论如何入世。帝王如果能安闲自得,保持品德纯真,就能够达到自正从而感化百姓。在庄子看来,越是要去治理,则越会治不好。因为人都会想着逃脱束缚。他举例鸟高飞是为了规避猎人用笼子扑捉它,何况更聪明的人呢?

在篇末,庄子用一个“浑沌之死”的寓言告诉我们:我们以为的各种好,其实都是折腾死人的节奏。故事中 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觉得欠浑沌人情,想着报答。两人筹谋着看到人很聪明的,都有七窍,那么就给浑沌也凿七窍吧。每日凿一窍,第七日,混沌死。庄子很擅长用寓言故事来开放式的讲道理给我们听。大家自己参悟多少是多少。(这也是我喜欢读庄子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篇,我的理解:

帝王是谁

这里的帝王,未必就是每个故事里说的现实意义中的一国之君。当然,也包括,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统治者,是我们自己。我们统治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等等。每一个角色下,我们都是统治者。所以这篇讨论的就是如何来统治我们自己。

如何统治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句话用很多人的感叹就是说了等于没说,听了很对但是依旧不知道怎么做。在本篇的第六章里,庄子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难得在庄子的文章里有这么明确的说明“怎么做”。不要为了名利而活成尸体,不要终日谋划算计,不要偏执于事物的结果,不要利用自己的智力投机。走正道而游无穷,任物来去不加迎送,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物所损伤。

回归到现实,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听风就是雨,一会儿让孩子学钢琴,一会让孩子学芭蕾,听着哪个都有道理。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适合,反正先报个班再说。学不好坚持不下来就骂孩子,怪孩子,学得好就多了个朋友圈炫耀的资本。我家里也有一个现今已经做置物架的钢琴,是孩子大概三岁多的时候买的。也许有人说,那是都不要买了?看得出孩子是否适合是否喜欢再投入吗?不是这个意思。庄子的无名和无为事任,意指,孩子喜欢,买就买了,坚持下去就继续,坚持不下去也不要怪、不要怨。买的时候不为虚名,做的时候不偏执。这和佛经中的放下我执有点相似。

而对于那个浑沌的寓言,现实中也有实际案例。之前和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她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她给家长的建议都是家长不要再管了,或者家长自己本事太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心理压抑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管教太多,犹如凿七窍;或者父母这座优秀的高山,孩子看了畏惧,无法超越,从而形成的压力。前几天热闹了一阵的非常优秀的海清儿子何来如此优秀?海清在教育他的时候,就是给与足够的“爱与自由”,并且生活中不断的“示弱”,而不是逞强。从前的我,在孩子面前也是扮演着强大无比,我发现这时候孩子其实会蜷缩在我们的阴影里。反倒是我退出所谓的“强大”角色,孩子才慢慢舒展开。这就是庄子说的明王擅长的“使物自喜”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庄子.应帝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