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周共太子死

图片发自App

原文

        周共太子死,有五庶子,皆爱之,而无適立也。司马翦谓楚王曰:“何不封公子咎而为之请太子?”左成谓司马翦曰:“周君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绝于周也。不如谓周君曰:‘孰欲立也,微告翦,翦令楚王资之以地。’”

        公若欲为太子,因令人谓相国御展子、廧夫空曰:“王类欲令若为之,此健士也,居中不便于相国。”相国令之为太子。

争夺太子之位,自古以来就上演过好多的戏码,这儿也是有争夺,但不激烈,很简单的就搞定了。

事情是这样的,西周武公的太子死了,怎么死的就不知道了,按宫廷戏的话可能又是各种阴谋诡计,且不管,反正太子死了。

太子死了,得立一个,武公发愁了,他还有五个儿子,但都不是嫡子,这五个他都喜爱,也不知道该立哪个为太子了。

古代不是一直贯穿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吗?嫡子死了,看谁大就可以了,所以猜测老大应该是不受武公那么喜爱的,又不好明说,在古代这种情况也很多。

这种空档期,五个儿子就好好的发挥了,这儿提到了咎与公若两个,最终咎赢了,当了太子。

这其中有楚相、司马翦的帮助,司马翦直接对楚王说:“您为啥不封赏公子咎,然后请周君立他为太子呢?”很直接、很露骨,也不知道收了公子咎多少贿赂。

这儿出现了个左成,和司马翦意见不一致了,也许左成是从大局考虑,也许他是司马翦的对头,他是这么说的,“如果周君到时候不立咎为太子,那多尴尬,您夹在中间难堪,楚、周的关系也会被影响,您不如对周君这么说:‘您想立哪位,暗中告诉我,我让楚王拿土地来资助他。’”

换了个说法,的确会让司马翦不那么尴尬,但公子咎的希望就变小了,所以司马翦应该不会答应,他肯定是受公子咎的托付的。

左成有可能是忠国之臣,也有可能是公若的后台。

从文中看,也就咎与公若争,这儿公若找到了相国,公若是通过楚相的车夫和相府的小官联系到楚相的,看来一直以来,给大官当司机都是个不错的差事。

说客是这么说的:“君王像是打算让公若当太子,他是一个厉害的人,不当太子对相国不利。”相国于是就支持公若当太子了。

后面这儿有些不明白,各种版本说法不一样,但最后历史证明公子咎赢了。

找对靠山还是很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策―周共太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