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29天·《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

P329~p361页  摘录:     

                二、教学问题

      案例38 斯卡斯代尔高中的一堂历史课

事实陈述:历史教室很宽敞。座位排列成环形。教师则坐在角落。今天的课有一些特殊,一开始,两位学生进行主题陈述。

每个人都预先制作了PPT, PPT质量精美,有图像,有文字,有视频,他们则拿着遥控翻页器进行讲解。每一个人的讲解都很流畅,声音响亮,充满自信。

思考:西方国家把孩子从小当研究生来培养,即使小学生也有探究能力,所以他们选择探究式教学。这确实是课改的一个重要方向。


    案例39 斯卡斯代尔高中的五堂数学课

现实分析:今天听了五节数学课。在斯卡斯代尔高中,数学是主科,每周四节课。学校的分层教学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思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国教育比较善于大面积培养中级、初级人才,不大善于培养尖端人才,尤其不善于培养大师(真大师)级人才,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案例40 “项目”教学的一个例子

项目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展开,课程计划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

特点:学生在课程中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经验的累积。

问:为什么看起来相同的卡片,价格相差那么大?

两个重要因素:卡片的数量以及多少人想拥有。

核心经验:经济学中决定价格的两个重要因素——“需求”与“供给”就这样被学生总结出来了。

而后,学生又指向了另一个因素:劳动力成本。

实践:

1)学生首先设计了一份关于鞋的问卷,在全校乃至家庭和社区进行调查,最后回收了500份表格

2)请了一位学生家长帮忙设计程序,学生把全部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

3)根据调查结果,每一名学生选择了一家鞋业公司,写信给他们,告诉他们统计结果,询问他们为什么同样的品牌却在不同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制造。

4)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确定课题。

课题类型:

1)世界上第一双鞋是如何诞生的2)这么多年来鞋的材料与款式变化的趋势

3)曾经是世界鞋业中心的马萨诸塞州是如何风光不再的

4)美国人在殖民地时期穿什么样的鞋?

5)研究制鞋的过程是怎样的?

6)为什么是韩国、中国、泰国而不是印度、德国或者非洲生产美国的鞋?

7)研究文学中的鞋。对在其中产生重要作用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

后续:

1)鞋业公司的回信也纷纷寄来,一些公司甚至还寄来一些纪念品。

2)利维把所有小组的报告做成了一本书,并且把相关图片、表格、信件、文章以及手工制品制成了一个展览。

3)利维自己设计了一份评估方案对每一名参与的学生进行评价。

4)五年以后,当利维在做一期电视节目时又让全班同学脱鞋。这次,他发现大部分鞋的产地变成了中国大陆。利维决定在下一年的班级里,他要再跟学生一起研究这一问题。

探究式特点:

1)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事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都只知道研究什么问题。

2)这里研究的问题不是从书本里来的,而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而且其研究的成果完全可以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它是“有用”的,是实战而不是演习。学生好像提前“参加社会工作”了。

3)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

4)所研究的问题,并非绝对固定,可能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甚至可能一题开花,引出一大堆问题(相当于科研中的子课题)。用教育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虽然有预设,但更注重生成。

5)研究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起的是指导和点拨的作用,还有管理作用。

核心经验:需要教师有研究的习惯和能力,有比较广阔的知识背景,有捕捉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的能力。

反思:

看到项目化教学案例我眼睛直了!可喜的是现在幼儿园也都一直在开展项目课程。虽然老师们也还在摸索阶段,但孩子们非常乐意去探究。我们陆续探究了《向日葵课程》,并真正的劳动了。开花结果了;开展了《豆豆课程》,家长们带领孩子们走进超市认识不同的豆豆,课堂上我们磨了豆浆,后续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编排了豆豆剧本,真的很有趣!


                              墨珏

                          2022.8.1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打卡第29天·《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