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日前,由崔永元编导的这部反应蒙古电影70年的电影《你一定不要错过》,正在某些院线低调上映着(比起《我不是药神》,0.5%的排片说低调不为过吧)。
说实话,作为电影级别的纪录片它算不上优秀,甚至有些粗糙;而且电影始终没有脱离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以及综艺节目的氛围。
可仔细想想:那种集体式的回忆,那种综艺式的讲故事结构不正是一种“中国特色”吗!更何况片子为我们展现的那些珍贵的电影胶片足以弥补这些缺陷了!
「作为电影发烧友的崔永元」
早在十年前就在一篇采访里得知崔永元是个超级电影发烧友:他不仅搜集那些老胶片,还收藏各种型号的摄像机(好像还建了个摄像机博物馆)。更别说他给央视策划的那个《电影传奇》节目,其涉及到的中国电影史料更是让人瞠目。你很难想象一个央视主持人凭一己之力为中国电影作了这么些事情。
▲《电影传奇》分集海报
然而,毕竟他的那些《实话实说》、《小崔说事》太有名气了,其电影方面的事情自然也被大众忽视了。
直到最近的那些娱乐新闻以及这部《你一定不要错过》的公映……
「若不是这部电影...」
若不是这部电影,我们哪还能知道曾经的“蒙古电影”竟独揽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若不是这部电影,我们哪还能知道中国的电影艺术家在上个世纪能拍出那些连“斯皮尔伯格”都看傻了眼的“马戏”;若不是这部电影,我们更不会知道那些特技镜头到现在都让美国西部片制作者望尘莫及;
▲蒙古电影中的马戏
再者,若不是这部电影,我们哪还知道那时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对电影是如此专注,在如此低成本的制作费用下是如此的不要命!
想想现在的那些院线大片动辄上千万上亿着实可悲。那些电影热情早已成了过去。
由此你便不难感触到片中于洋导演颤抖地说出“想想曾经的那些战友都走了,我都八十多了”这话时的悲伤之情了!
「“抒发情怀”与“卖情怀”的差别」
刚开篇提到过,这部纪录片没有脱离央视综艺节目的氛围——所有被采访的艺术家是统一坐在采访舞台上述说电影的,这也难免让被采访者陷入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形态偏向中;再者这种情感可能会被舞台所放大,叙述者会不约而同的顺向一个方向(构不成多角度)。
▲电影中的老电影人接受采访
可换个思维,至少这种情感是真实的,试想,那个时代的电影从事者若没有这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信仰)的统一,又怎么会拍出那些凝聚力感染力如此强大的电影;再者,那时若没有满汉各民族的互相信任,又怎么会让这些电影在国际上声名显赫!(要知道,那时的电影演员可没有片酬这个概念的,他们完全凭着热情)
如此情怀能通过一部纪录片抒发出来自然没什么坏处。反观当下那些以融资盈利为目的,靠搜罗社会热点、喊口号赚大众泪点的电影,其对社会的反价值不言而喻。
「谈谈这部纪录片的不足之处」
如果这部纪录片能够更多角度客观地对那些电影做出点评,甚或有点反面观点,是不是会更为年轻人所接受?这是其一。
如果能对那些历史上的国产电影再多些专业上的解读(比如说摄像、调度、剪辑等)是不是会更有趣一点?
再者,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部独立的“电影纪录片”(而非文献教育片),是否在整体架构上以及某些细节上再严谨一点会更好,比如说电影用了两个主持人是否妥当;比如说在崔永元拿出他那个珍藏的“剧本”时,是否可以像“伊桑·霍克”读莎士比亚剧本那样代入特写一下(而不是拿出来晾晾就完事);还有“老电影片段”与“崔永元给一排观众放映胶片镜头”的交叉剪辑是否能和电影整体性更吻合一点…
▲崔永元收藏的电影剧本
「谈谈纪录片的“真假”与“美丑”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好坏根本在于它是否真实。而这个真实分两个层面:
一是被摄对象的真实度。被拍摄者是否会受到摄像机的感染而掺入了表演的成分;是否存在导演为增强戏剧性而破坏了事物的真实性...09年的那部《归途列车》我认为就存在这类问题!
二是叙述者以及隐藏在镜头间观点的公平性。比如说只演被摄对象的优点;一味的美化镜头的构图;比如说硬把被摄对象和一些美好事物捆绑在一起产生蒙太奇效果。2015年的《我的诗篇》是典型的例子……
试想,一部纪录片如果拍的跟类型片一样的完整、戏剧化、美轮美奂,那还叫纪录片干嘛!
然而,说以上问题可能还为时过早,毕竟纪录片能在中国院线上映已经是罕见的事情了。毕竟那些国际上拿大奖的经典纪录片如《沉默的世界》、《然我们一起迷失》、《华氏911》、《马龙对我说》等对中国大众还是闻所未闻的。
如此看来,纪录片的大众化普及任重而道远。
撰文:太虚宫
欢迎关注【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