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七)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课文,感受五壮士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诱敌上山,奋勇杀敌,最终英勇跳崖的悲壮与崇高。

        课前,我导入董存瑞、邱少云和刘胡兰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但此处,我的教学语言有些随意,下一次要做好准备,把句子精炼,用有语文味的句子导入)

        课题导入后,从课题入手,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主要人物,并在书本上画出五壮士的姓名。接着,借助课后练习题一给的小提示,梳理文章脉络,并拟好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梳理脉络之后,一部分一部分开始了深入的学习。在接受任务中,通过齐读第一段,了解敌寇大举进犯的猖狂以及任务的艰巨,初步感悟五壮士不怕困难的气概。在第二部分中,则要求同学们找到写五位战士具体表现的句子。之后,再借助课后题三,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点面结合。

        在“引上绝路”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找到摆在战士们面前的两条路,分析可能的结果,感受五壮士做选择的坚定和信念。在生与死之间,他们放弃了生存的可能,选择牺牲自己保全更多人。再继续往下教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称呼上的转变:由战士变成了壮士,学生很快能说明原因。在这部分授课时,主要让学生寻找描写五壮士的句子以及写敌人表现的句子,通过对比,感受五壮士不畏牺牲,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人的决心。

        最后一部分“英勇跳崖”是整件事的高潮。在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到他们印象最深的细节,分享批注(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口号、一个表情,一个标点……)

        第一位同学发言的同学是刘岸灵,他分享到一处口号,我请他说说自己的感受。他说“震撼。”我继续提问他:为什么而震撼?他想了一会没有答案,我请同学们分别朗读五壮士喊出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读后,想再请人对这两句口号补充自己的感受,刘同学又举起了手,他补充说:“为中国的崛起而震撼!”他的回答令我动容,这是课堂生成之美,亦是学生思考之美,他们通过课文,走进历史,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国的日益强大。

        借此课,趁此契机,我给同学们简要讲了孟晚舟女士昨日回国的消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讲太多,明天有机会,我要将孟女士写的感想念给学生们听听。我们学课文,不仅学课文的知识,更加可以走出课本,学到更多,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反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