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与阿里博弈,没有朱啸虎、滴滴的ofo能走多远?

ofo近日宣布获得阿里领投的8.6亿美元的融资,而在投资者名单中没有朱啸虎,也没有滴滴,只是多了蚂蚁金服。这是ofo在从规模化增长转换为精细化运营后的首次融资,也是该行业中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这极有可能成为ofo转危为安的转折点,从金沙江转投阿里,戴威经历了什么,为何会有如此的转变,阿里又能为ofo提供怎样的帮助?

共享单车行业在去年结束了野蛮增长,经历了押金挤兑、企业倒闭等一些列的风波之后,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剩下了几方势力:

1、以摩拜和ofo为首的有资金实力的头部企业;

2、以永久单车为首的传统企业转型而来的共享单车新入局者;

3、以哈罗单车、小蓝单车为主的经历了风波之后被收购的单车企业;

从对比来看,摩拜和ofo实力最强,新入局的老牌传统单车企业重在资产实力,他们在单车产品上更具生产创造能力,而被收购的哈罗单车和小蓝单车则早已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一个走向了二三线市场,一个成为滴滴的附属产品。可以说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首轮洗牌之后新的格局已经形成,他们正在向着精细化的运营方向走,这一步无疑是最难的,面临的竞争也是更为激烈的。

在新的格局中,ofo与摩拜寻求合并无果,朱啸虎决定出局,之后摩拜进入汽车市场,ofo先是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获得了阿里约17.7亿的借款,之后又迅速得到阿里领投的8.6亿美元的融资,虽然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但这也意味着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ofo不会有资金方面的压力,戴威依然有话语权。而这次运作背后,阿里也成为其董事会成员,ofo正式成为阿里布局内的一颗“非约束性"棋子。

ofo为何迟迟融不到资?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ofo长时间未融到资或许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朱啸虎希望早点结束竞争,实现和摩拜和合并,于是双方在去年年中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奈何谈判失败。ofo并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导致融资事宜间接被推迟;

2、随后朱啸虎出局,ofo面临多重选择,谈判最终却导致滴滴出局,二者极有可能是因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管理权等问题而起了争执,内部的不稳定拖延了融资的脚步;

3、而后的ofo被爆出管理层奢华消费等问题,负面缠身,多方资本出局后其他资本方犹豫不定,难有接盘中,因此ofo才陷入融资困境;

在此之前阿里的手中便有永安行、哈罗单车两张好牌,此次介入ofo,它并没有获得绝对的掌控权,而那17.7亿的抵押借款就是变数,一旦ofo到期无法偿还,阿里便可以直接拿下ofo。对于阿里来说,它看中的并非是ofo的盈利能力、前景等,而是其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大量的实体单车,无论ofo最后的结局如何,只要手里握有作为动产的单车,阿里就有胜算。

说实话,系统平台的维护成本对于阿里来说九牛一毛,实体单车才是最值钱的。它可以作为支付宝的线下支付入口,可以为阿里进行品牌宣传,也可以链接阿里手中的其它资源。

8.6亿美元怎么花?

共享单车的成本主要在于单车管理费用支出、新品研发以及新车硬件成本上,此外还有一些人员成本,此时的ofo决定不再进行市场扩张,反而寻求精细化的运作方式,那么它到底会如何发展呢?

首先,新品的研发是放在首位的,无论是电助力单车还是部分零部件的改造升级,都需要持续的研究和经费支持,以此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其次,人员结构的调整,在整体的运营战略改变之后,人员体系必须要做调整,缩减市场拓展团队转而加强运营管理团队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再有,积极推进海外布局,ofo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不同于摩拜横向发展进入汽车市场,ofo一直在推进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不同于国内市场大规模布局,海外市场要的是占有率和循序渐进式的推进,符合ofo现在的精细化运作战略方向。

除此之外,ofo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并勇于尝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体现自我的价值,ofo要实现的是天下人的梦想,而并非只是个人的梦想。

毫无疑问,ofo接下来或者选择好好花这笔融资,尽快实现盈利,之后便考虑上市;或者继续寻求融资,届时戴威就只能选择稀释股权了。但可以预料的是,这笔钱并不够花,下一次的融资难题已经摆在了戴威面前。

ofo接下来的路依然很艰难?

朱啸虎卖出手中的ofo股份已经彻底出局,而滴滴虽然仍是ofo股东却很有可能退出管理层,在缺少了朱啸虎和滴滴之后,ofo选择相信阿里,与虎谋皮,戴威能有多少胜算呢?

众所周知阿里喜欢完全掌控投资的企业,大润发是如此,饿了么也是如此;ofo选择阿里本就是一次对赌,虽然结果对于阿里并无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ofo则是致命的。戴威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阿里的投资压力,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戴威失去ofo控制权,出局就成为必然了。

另外,摩拜背后有腾讯撑腰,它不缺钱,而腾讯一贯不喜欢过多的介入投资企业,因此摩拜则有更多的主动权。在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发展之后,摩拜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电商项目尝试,走出了一条独具”摩拜“特色的变现之路,这是ofo不曾料到的,也是ofo最头疼的地方。如何面对摩拜的竞争,同时先于摩拜实现盈利,ofo依然没有头绪。

共享经济模式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即便滴滴也是如此。而共享单车从创立到发展才几年的时间,完全是依靠融资而活着,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万劫不复。

笔者认为ofo目前虽然获得了融资,手里有钱了,但是依然无法确保未来的路就是最正确的,行业特性决定了未来发展的不稳定性,戴威到底能坚持多久呢?这就在于其运营能力到底有多强了。对于ofo来说,阿里绝对不是一只绵羊,而是一只匍匐着的猛虎。

你可能感兴趣的:(ofo与阿里博弈,没有朱啸虎、滴滴的ofo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