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 香山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惊喜之所以称为惊喜,总要有出其不意的成分在里面。就像在北京古建筑地图中以五环外为条件做选择,就这样发现了一个国家级,选择了一个碧云寺。碧云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分南北中三路。从这面阔三间的内山门,似乎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就是个平常小寺。从两侧未开的角门进去,竟然是一个下沉院落,别有一番洞天。

内山门
内山门一角

穿过哼哈二将守两旁的内山门,进入天王殿(弥勒殿)院庭,左右分立古树掩映下的钟鼓楼。天王殿中的天王像已毁,只有弥勒孤独的坐在中央。

内山门角楼一角
钟楼
钟楼一角
钟楼一角

再向西,进入大雄宝殿院庭,鱼池灵动,石桥沧桑,相映成趣。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月台左右各有经幢一座。

美丽倒影
石桥
经幢

继续向西是菩萨殿,面阔五间。院庭建有八角形乾隆御碑亭一座,重檐攒尖黄琉璃瓦顶,内有乾隆重修碧云寺碑,碑亭前面有云鹤图案的丹陛。尽管使院庭略显局促,但不失精致。菩萨殿暂时整修关闭。

云鹤图案的丹陛
八角形乾隆御碑亭

过了菩萨殿是普明妙觉殿,现为孙中山纪念堂,略去不表。最后就到了全寺的精华,金刚宝座塔塔院。沿中轴依次为石牌楼、砖牌楼、金刚宝座塔。石牌楼为北京仅次于十三陵石牌楼的佳作,左右接八字砖雕影壁。过石桥两侧各有一座砖砌无梁殿式碑亭,下层檐为八角形,上层檐为圆形。砖牌楼四柱三间五楼样式,浅灰暗红搭配。金刚宝座塔目前无法进入,但是远观汉白玉塔身,也足以感受其壮观,前部两个小喇嘛塔中建一小金刚宝座塔,后部四隅的密檐方塔簇拥着中央略高的密檐方塔,成众星拱月之势。梁思成先生认为其造型雕刻不及五塔寺的明代金刚宝座塔,但“因地据山坡,且建于重层云台之上,故气魄较为雄壮”。

石牌楼
塔院乾隆御碑亭
砖牌楼
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侧面
金刚宝座塔

南路核心建筑为罗汉堂。平面成“田”字形,每面九间,中间夹四个天井,十字交叉处为重檐方亭,四面入口处建抱厦,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建造,室内508尊罗汉像,神态逼真。罗汉堂里有些成色很新的罗汉,是因为破损严重而重新制作。这座罗汉堂还有几个好玩的地方,这次去没有注意。一尊是因为迟到结果只能屈尊房梁的济公。另外就是第四百四十四尊罗汉像,这尊罗汉跟其他的不一样,一身戎装,金盔金甲,外罩长袍,一身大清天子御驾亲征的打扮。据说善男信女在罗汉堂里随便选一尊罗汉数起,数到当年本身的年龄那一号止,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

罗汉堂正面
罗汉堂东侧照壁
罗汉堂背面
罗汉堂东侧院庭一角
罗汉堂东侧院庭一角
东侧院庭西望罗汉堂

北路是水泉院。这里曾经是乾隆的行宫一部分,因为院中一处名叫“卓锡泉”的天然流泉得名。“卓锡”二字来自佛教。相传某印度高僧思念西域的泉水,遂以锡杖卓地,所卓之处,泉水汩汩涌出,后人称之为“卓锡泉”。整座小院依靠山势,亭台池桥、古树参天,颇具江南特色。几十株侧柏和刺槐倔强地从岩缝中钻了出来,紧贴峭壁朝天生长。院中还有一株“三代树”,树龄300余年,该树“生于枯根间,初为槐,历数百年而枯;在根中复生一柏,又历数百年而枯;更生一银杏今已参天矣”,“三代树”由此得名。更有诗为证:“一树三生独得天,知名知事不知年,问君谁与伴晨夕,唯有山腰汩汩泉”。

三代树
亭上岩壁伸出的侧柏和刺槐
水泉院全景

最后友情提醒,碧云寺与香山公园已分开,不需要买香山公园的门票,这次多买了公园门票,因为心情实在舒畅,便留作纪念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碧云寺 - 香山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