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这样一个故事
主题: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生产一款产品,手动生产改为自动设备生产。
为增加产能,节约综合成本。
技术部设计自动化设备,导入生产线,向制造部申请。
制造部向品质部申请
品质部向客户申请
客户向品质部要自动化设备可靠性验证结果
品质部要求技术部做自动化设备可靠性验证并做成资料。
这一流程没啥问题,很正常。
客户给出纳期是五天时间,由于技术部已经做好各方面验证,五天时间,已经足够。
问题:五天过后,资料还压在技术部,未按纳期提交。
资料本来是由技术部老手做,由于今年特殊原因,老手不能及时上岗,就交给了新手,然后老手线上检查。新手花了几小时就做好了,给老手检查,来回修修改改,用了两天,终于完成了,老手确认可以。
老手叫新手交给本部门中层领导,准备提交。结果领导有各种各样的事,又压了两天。终于要看了,结果,他不懂设备,看不懂这资料。也不怪他,他只是管理技术人员,下发高层领导的任务给技术人员就好。
由于是新手做的资料,他不是很信任,即使说老手已经确认过了。也许是不想担责任,反正是提交给品保部,于是叫品保部高层领导确认,让新手去讲解。
新手想:完了,品保部领导更不懂设备。
要是叫品保部领导看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问题,他绝对有权威且有能力判断。要他看设备的可靠性验证数据,根本无法判断这数据是否有效,也无法判断是否是客户所需求的数据。
这是纳期最一天,技术部新手,只能硬着头皮讲解。到最后本部门领导和品保部领导只搞清了设备工作原理。到最后也没对数据给出实质判断,说是回去改资料,“有理有据”的说他看不懂,客户也看不懂。也没说要什么数据,估计也不知道要什么数据。
毕竟设备花了几百万做出来了,如果,客户拿到数据后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使用的生产线上,那这几百万的设备就得闲置在公司了。这个锅,谁都不想背,会留下黑点。
设计和制造自动化设备,各部门领导答应很爽快,毕竟几百万的设备,总有些水可喝。申请经费的时候,买标准件的时候,只有资料做漂亮点,吞点水,还不是洒洒水?
真正要做这个位子上该做的事时:哎!这个锅,我不背!
职场也许是这样:
品保部领导:这是你技术部做的设备和资料,你技术部自己判断,我只管要资料。
技术部领导:这是客户向你品保要的资料,你品保部自己判断,我只管叫人做资料。
新手:看来这资料老手不亲自来,是改不完了。
不出意料,资料一直压在新手手里。也许是新手不会做资料,也许是新手不善言语讲解。也许。。。新手只是新手而已。
在领导看来,不能在自己公司领导面前把自己做的资料圆回来,就不能在客户面前把资料说的头头是道。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没道理,这也是锻炼新手的一种方式。
真是难为他这个新手了,本科毕业来公司快一年了,设备设计和设备调试验证都学得扎实,做的挺好的,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技术工程师。但让他应付领导,学耍嘴皮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他打电话跟我说,想辞职。
我劝他,在一个世界500强企业,不容易,总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社会,平时多看点书,无论是走向光明还是步入深渊,在别人看来你都是错的。自己把握自己的路,书本里多的是方法。
职场的水很深,人性很复杂。多带新手去酒场见识,提高领导对新人的认识度,更要提高新人对领导的理解度,才能慢慢把事情简单化。
这培养的路是不是偏了?技术重要,领导的信任更重要。高技术人员学会“说话”,升职加薪,或高薪跳槽,很简单。但人性很懒,能用嘴吧加薪,何必费脑子去钻研技术?至少大部分人这样想。
不难发现,普遍大公司中层领导懂技术的人不多,甚至皮毛都不懂。(即使说得有些绝对了)导致下层技术人员,学技术的学到就跑了,没跑的要么是会“说话”升职了,要么是领导不放手,毕竟都耍嘴皮子,就没人干事了,留下来的技术人员都是老实巴交的工具人。(耍嘴皮子不是指拍马屁,而是指能把技术资料给领导讲通,自圆其说,领导好给高层讲通,部门就有业绩)高兴就给技术人员加点薪,不高兴就使劲给任务,反正老实人也没啥意见,有意见的已经跑了。很残酷吗?不,这就是有什么能力与智慧吃什么饭,这很公平。
总感觉朋友公司缺些什么。
同样作为职场新手的我,只想说,在机械设计这行业,真不适合这种埋头苦干,钻研技术的人。钻研技术还是合适考研考博,职场永远是职场,是人与人之间的系统。
买了十本书,是关于人际关系、心理学、厚黑学、人性等。看了几本,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人嘴巴里出来的叫声。原来有些叫声也并没有那么难学。
只是,不屑于学
很多事情,看透了就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