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培根说:“缺乏真正的朋友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片荒野……”
所以托尔斯泰说:“为了找到一个好朋友,走多远的路也没关系。”
所谓的好朋友,在这里我更愿意理解为知音。
知音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不一定是知音,但知音一定是朋友;朋友有很多,知音却难遇。
高山流水的故事,直到现在,都令人向往,每每想到我脑海中都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
一处静谧美好的山间,潺潺流水,巍巍高山,四周郁郁葱葱,一人独坐于石台上,双手抚琴。
他凝神于高山,赋意于曲调,这时山间路过一行人,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他沉思于流水,隐情于旋律,行人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两个陌路人因此结缘,成为知音人,两人相约下一次相会论琴,但约定的时间到了,听琴的人,却已不在。
若世上已无懂我琴音的人,这琴留于世又有何用?弹琴又给谁听?
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知音,伯牙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找到真正的知音。
为什么高山流水的故事能流传至今?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也总是能被人们记住。
小时候,不知道知音的含义,觉得跟谁玩的开心就是好朋友,可是好朋友也会各奔东西。
长大后,历经世事,明白了知音的故事,朋友依旧很多,知音却几乎是一个也没有。
或许曾经我们都遇到过一个各方面都很合拍的朋友,聊天总觉得相见恨晚,当时觉得这就是知音了吧。
但是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了所谓的“知音”好像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我们有很多想法也有分歧,渐渐的越来越疏远。
或许不会疏远,却终究有一道坎过不去了,有扇门,TA进不来,我们也出不去。
我们感叹,失望,继续行走在寻找知音的路上。
然后我们又遇到了另一个各方面都很契合的人,这一次我们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草率便认定了知音。
我们虽然相谈盛欢,但是我们都在门里面观望,谁也不愿意先迈出第一步,久而久之,我们便向对方关上了那一扇门。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沿途的风景见了很多,却终究没有见到那个知音人。
再后来,我们不再寻找了,我们变得随遇而安,也变得表里不一。
嘴上说着无所谓,心里却又总有一个人在对我们说:“顺其自然吧,或许还会遇上的,总有一天会遇到的。”
在这途中,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知音一定要是人呢?
我们寻找知音的途中,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些相见恨晚的思维,那些触动心弦的故事,能不能成为知音呢?
甚至是一朵花,一本书,一部小说或者电影......它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的知音呢?
明明它们能陪伴我们的时间更长,而且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在精神世界里,它们一直都陪着我们,从未离去。
我们所寻找的知音,不正是寻求得到精神世界的契合吗?
这样一想,忽然就释然了。
知音何在?知音难遇吗?
不是的,如今在我看来,知音无处不在。